若要給豐田、萬事得排個先後的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豐田在前,萬事得在後。
不過,近日美國《消費者報告》發佈了一份調查,萬事得力壓豐田榮獲榜首。
可以看到,本次調查涵蓋對象包括26個汽車品牌,日本汽車製造商整體表現最為出色,中國車企全軍覆沒。同時,這也是豐田旗下品牌15年來首次未能蟬聯該榜第一名。
那麼,此次超過豐田的萬事得,到底是何方神聖?
資料顯示,萬事得株式會社(Mazda)創辦於1920年,比豐田還要早上十餘年時間。經過百年的發展,現已是日本知名的跨國汽車製造商,同時也是《財富》世界500強企業。
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從產品種類出發,萬事得都無法和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車企巨頭相提並論。儘管如此,萬事得憑藉自身的魅力,在巨頭夾縫中存在了一百年。
2019財年萬事得取得3430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62億元)的全球營收,利潤為4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億),銷量為159.8萬輛。
且不論萬事得近年來業績呈下滑的趨勢,以及未來的發展如何。就目前取得的成績而言,確實算得上是一家日本車企巨頭。
時間回到百多年前,已年過不惑的松田重次郎回到故鄉廣島,加入東洋軟木工業,後改名東洋工業,即萬事得前身。
創辦之初,東洋工業主要以軟木製造業起家,在之後的發展中,企業並沒有直接切入汽車行業,而是進入三輪貨車製造業。
選擇這個方向,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當時日本國內對以汽車為主的運輸手段的需求很大,二是當時日本的四輪汽車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
而三輪貨車不僅能滿足市場對運輸的需求,技術門檻也不高,價格相較汽車也要便宜很多,市場前景很大。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推出三輪貨車產品後,東洋工業得以迅速發展。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東洋工業才正式切入汽車行業。
需要注意的是,東洋工業進入汽車行業之際,在技術方面並非一片空白,而是已經有了豐富的三輪貨車製造經驗,同時積累了許多汽車工業相關的技術。
在這之後,萬事得推出了一系列乘用車、麵包車、卡車等品牌,迅速完成了向著現代化汽車企業的迭代發展。
縱觀萬事得汽車的發展歷程,真正讓其聲名大噪的是轉子發動機。現在汽車主流發動機是往複活塞式內燃機,但轉子發動機卻讓萬事得闖出了不一樣的風采。
轉子發動機並非萬事得發明,但卻由其實現了量產,不僅應用在,更是在賽車領域一鳴驚人。萬事得賽車大放異彩,成功打響了其知名度,並在全球範圍內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熟知。
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極大推高了萬事得的銷量,進而使其逐步成為排在全球前列的汽車製造廠商。
在萬事得的發展史上,轉子發動機起着重要作用。雖然現在萬事得該發動機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但企業藉此形成的主打駕駛樂趣的品牌形象卻沒有因此消失,反而在之後的發展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駕駛樂趣,這種差異化的打法,是萬事得得以在豐田、本田等巨頭夾擊下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其今年在《消費者報告》的可靠性調查中超過豐田,成為第一名的重要因素。
當然,萬事得近年來業績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未來如何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迅速崛起,且在豐田、本田等競爭對手緊緊相逼的壓力下扭轉頹勢,是萬事得亟需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