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御7」,御風而行?

2025年03月29日18:03:02 汽車 1158

3月28日,雷軍官宣,小米YU7中文讀音為「小米YU7」,寓意為「陸地戰車,御風而行」。

各位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而官宣的這個時間,正好是小米汽車一周年紀念日。

去年的3月28日,小米汽車正式發佈,而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小米SU7於2024年3月28日正式上市。

而直到今天,小米SU7上市11個月銷量超32萬輛,已經交付了18萬輛,還有十四五萬輛在排隊。

都說造車難,可對於雷軍來說,成功的有些猝不及防。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而小米御7的到來,對於小米汽車而言,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首先從名字上來看,「御」字很明顯強化了高端化形象,同時通過「戰車」直指特斯拉Model Y,戰鬥感,呼之欲出。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另外,從產品力上來看,小米YU7採用小米家族式設計語言,車頭採用封閉式設計,大燈輪廓以及前包圍較小米SU7造型風格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下包圍處依舊配備大尺寸的熏黑進氣口,配合兩側的導流槽設計,進一步增強了運動氣息。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車身尺寸方面,小米YU7的長寬高分別為4999/1996/1600mm,軸距為3000mm。車尾部分,小米YU7同樣沿用與小米SU7相同的尾燈設計,不過仍可看出設計風格上的延續性,同時該車在車頂配備有鏤空式尾部擾流板,讓整體線條更加舒展,運動風格更加突出。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動力方面,小米YU7或將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高/低功率)車型。續航方面,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續航里程提供675公里、760公里和770公里車型(測試工況未知),其中770公里和675公里車型為新續航版車型,但具體的數據還是要以上市後的數據為準。

「小米御7」,御風而行? - 天天要聞

最後這款車是不是真的能成為「戰車」,肯定還是要看定價的,按照雷軍的調性,定價完全不是問題。畢竟當初我們都見識過52.99萬元的小米SU7 Ultra。雷軍最擅長的,就是用殺伐決斷和真誠來打敗一切。

朋友們,當世界陷入混亂,需要有人用真誠來重建秩序,讓我們坐等小米御7上市。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第41屆春季大河國際車展10萬元SUV推薦 - 天天要聞

第41屆春季大河國際車展10萬元SUV推薦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時間:4月10日~14日地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10萬級SUV市場正以「既要又要還要」的極致內卷回應消費需求,今年很多車型下放到了這個價位,這個價位的SUV正以「空間魔術師」「省油終結者」「科技卷王」三重身份,重塑中
動力比肩小米SU7!比亞迪漢L將於4月9日上市:2.7秒破百 - 天天要聞

動力比肩小米SU7!比亞迪漢L將於4月9日上市:2.7秒破百

4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比亞迪漢L將於4月9日正式上市,預售價價格區間為27-35萬元。比亞迪漢L延續了現款漢的經典設計,前車燈與日行燈相連並搭配鍍鉻中網,全新前包圍更顯動感,車身流線造型降低了風阻係數,車頂配備激光雷達。
廣汽集團3月銷量173929輛同比下降3.01%,廣本、傳祺、埃安均下滑 - 天天要聞

廣汽集團3月銷量173929輛同比下降3.01%,廣本、傳祺、埃安均下滑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廣汽集團今日公告,2025 年 3 月汽車產量為 18.89 萬輛,同比增長 17.65%,本年累計產量為 41.12 萬輛,同比增長 2.09%;3 月汽車銷量為 17.39 萬輛,同比下降 3.01%,本年累計銷量為 37.11 萬輛,同比下降 9.42%。IT之家匯總具體銷量情況如下:廣汽本田:當月銷量 47930 輛,同
寶馬1系:21款准新車,10萬出頭圓你藍天白雲夢 - 天天要聞

寶馬1系:21款准新車,10萬出頭圓你藍天白雲夢

寶馬1系是寶馬公司推出的緊湊型豪華轎車,於2004年首次亮相。作為寶馬家族中的「小弟弟」,寶馬1系繼承了寶馬品牌的精髓,同時也注入了更多年輕、時尚的元素。寶馬1系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它在豪華緊湊型轎車市場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紅旗天工05暗藏巧思,化身「快遞驛站」,奶茶外賣能穩穩放置 - 天天要聞

紅旗天工05暗藏巧思,化身「快遞驛站」,奶茶外賣能穩穩放置

現如今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喜愛程度越來越高,車企為了吸引消費者也紛紛將自己最新技術「祭出」,企圖靠配置吸引消費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款車是一汽紅旗基於紅旗·天工平台打造而來的純電中型車紅旗天工05,該款車除了價格親民、配置豐富外,還提供高
吳迎秋:跨國車企在華進入3.0時代 - 天天要聞

吳迎秋:跨國車企在華進入3.0時代

上周,寶馬在北京研發中心搞了場科技日活動,場面不算大,信息不少。兩件事:一是官宣和阿里巴巴深化合作,二是展示融合中國科技與消費者需求的最新成果。這不是寶馬第一次在中國講「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世界」,但語氣比過去更重了些。跨國車企在中國的新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