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張克瑤】10月29日,中汽數據發佈CPP(註:中國汽車產業鏈碳公示平台,下同)最新報告:截至9月30日,CPP已公示62家車企,7100餘款車型碳足跡數據,其中企業車型碳足跡水平方面,近五成企業的該數值低於50%,車企低碳車型開發任重道遠。
在首批汽車企業碳管理體系評價結果中,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沃爾沃亞太、小鵬汽車和奇瑞股份等11家企業獲碳管理體系評價「五星」榮譽(最優等級),獲得「四星」「三星」「二星」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4家、2家、1家,獲得「一星」的企業高達22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CPP對車企碳管理體系評價結果,獲得「一星」的企業不乏新能源明星車企,如特斯拉、廣汽埃安、集度汽車、極狐汽車、江鈴新能源、智己汽車等。
據悉,碳足跡是用來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碳足跡的計算涵蓋了產品或服務從生產、運輸、最終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排放。
2024年6月,生態環境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CPP最新報告顯示,在企業車型碳足跡水平方面,東風汽車(東風納米+東風奕派)、長安啟源、賽力斯藍電等企業表現較好。一汽-大眾、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和理想汽車等企業較上半年提升明顯。奇瑞汽車、北京奔馳、江淮汽車、睿藍汽車、賽力斯汽車等近五成企業的該數值低於50%,車企低碳車型開發任重道遠。

在企業車型碳足跡等級標識方面,賽力斯藍電、福建奔馳1級標識(最優等級)車型比例達100%,深藍汽車、上汽奧迪、東風汽車(東風納米+東風奕派)、合眾新能源、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和零跑汽車的1級標識車型佔比超80%。
蔚來汽車、一汽-大眾、吉利汽車和理想汽車等企業在該指標的表現,較上半年提升明顯。北京現代、江鈴汽車、奇瑞新能源等企業1級標識車型比例為0。奇瑞汽車、智己汽車、賽力斯(湖北)1級標識車型比例不足10%。

作為全球首個汽車全產業鏈的碳足跡信息公示平台,CPP由中汽碳(北京)數字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碳數字)開發,旨在築牢本土汽車碳數據,推動碳足跡信息國際互認,跑贏以「碳排放」為核心的國際貿易新賽道。中汽碳數字是中汽數據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中汽數據曾於2024年6月20日發佈CPP首期報告。與首期報告相比,本次發佈的CPP最新報告公示乘用車碳足跡數據的車型數量,由6200餘款增加至7100餘款,並繼續披露行業碳足跡現狀,同時增加企業碳管理水平指標內容。
此外,在最新報告中,CPP提出汽車產業碳管理「一五三」工程,引導企業科學碳管理,具體為:「一個目標」,即汽車企業科學碳目標;「五項工程」是「零碳工廠」培育工程、「低碳產品」營銷工程、汽車產品供應鏈脫碳工程、新車型低碳設計工程和「雙碳」能力建設工程;「三個計劃」是「一帶一路」低碳汽車出海領航計劃,汽車出海歐盟可持續合規共學計劃和汽車產業鏈深度脫碳成果交流計劃。
責編:李文玉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