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2024年04月07日20:35:34 汽車 1038

增程式好還是插混好,這個話題爭論了好幾年了,從這兩項技術誕生以來,爭議就沒有停止過。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但是從數據來看,增程式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超越了插混車型。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場整體銷量294.36萬輛,同比增長40.4%。其中,純電動車銷量200.6萬輛,同比增長22.25%;插混+增程銷量93.5萬輛,同比增長105.73%。如果進一步把插混和增程細分來看的話,2023年上半年插混車型銷量72.7萬輛,同比增長92.28%;增程車型銷量20.8萬輛,同比增長141.86%。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看起來,插混車型的絕對銷量,還是要遠超增程式的,但是有幾個事實我們不得不說明。

第一個,插混車型的銷量主要集中在比亞迪,銷量佔比超過7成,其他車企的插混車型,銷量並不樂觀。

第二個,在高端新能源領域,增程式的銷量是要比插混車型高的,以問界和理想汽車為代表,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三個,增程式車型的銷量增長速度,遠超插混車型,如果說未來幾年增程式車型的銷量超越插混車型,一點都不意外。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因此說一句,增程式痛打插混也不算過分吧,因為插混車型在幾個細分領域,確實是被增程式車型打的挺痛的。

現在提起增程式,很多人還是能夠去客觀看待的,還是能夠承認增程式的優勢的,要是擱幾年前,你要是敢吹增程式,你就是不懂車,你就是收了錢,你就是昧良心。所以說啊,網友的認知,是比較容易被網上的一些低級言論所影響的。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增程式車型的優缺點,我們說了多次了,缺點就是發動機不能直驅,高速驅動的時候多了一道轉化工序,被網友笑稱是「脫褲子發屁」,另外,因為發動機不能直驅,不能並聯驅動,因此中低電量時,動力衰減非常嚴重,同時大部分增程器進入20%電量時,會強制保電並強制介入發動機,冬季低溫行駛發動機頻繁介入,這些都會影響駕乘質感。

但是,任何人都無法抹去忽視增程式的優點,銷量數字不會說謊,增程式的增長率超過140%,絕對是有原因的。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增程式更簡單的結構,更成熟的技術架構,降低了研發成本和硬件成本,這一點對於增程式的高速增長非常關鍵,一說增程式成本更低,很多人就說那為啥理想和問界賣的那麼貴?它們賣得貴不是因為它們是增程式,理想賣點是冰箱彩電大沙發,本身定位就高,毛利率就高,問界賣點是智能駕駛。你為什麼不拿售價低的增程式車型舉例呢?蔚來汽車賣三四十萬,所以純電車型都貴?是這個邏輯?

因為目前增程式技術主要是造車新勢力品牌在使用,因此它們的產品定位相對傳統車企都偏高,因為拼低價產品根本拼不過成熟的傳統車企,這導致很多人沒有感覺到增程式的成本優勢。但是長安深藍的一些增程式車型,售價也是很有競爭力的。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增程式車型比插混車型成本低是毋庸置疑的,比亞迪在龐大的規模優勢下,勉強可以和增程式車型打的有來有回,其他車企的多檔DHT插混車型成本就更高了。更低的成本意味着可以放下一塊更大的動力電池

另外,更簡單的結構,更簡單的工作邏輯,也帶來了更低的故障率和更低的調教難度,你看插混車型各種失速、變速箱故障、頓挫,增程式車型的同類型問題概率明顯更低(不是沒有,是概率更低!)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另外因為結構更簡單,所以中型以上的SUV,增程式的車型,比較容易布置下發動機、大電池、電機全套系統。

而增程式最被人詬病的缺點,也就是高速能耗,其實對於增程式的車主來說,壓根不算什麼缺點,數據顯示,理想汽車的車主純電里程佔比約70%,純電行駛時間佔比約85%。只要電池足夠大,用油場景足夠少,那麼油耗高點低點,又有什麼影響呢?

從集體唱衰,到痛打插混!「脫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到底憑什麼? - 天天要聞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啊,增程式車型不是完美的,它有自己的缺點,但是這些缺點都不是致命的,相比插混車型的失速、變速箱故障、頓挫問題,增程式的缺點反而是容易被人接受的,銷量數據已經證明了,增程式的高速增長可能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國補價相差不到600元,一文看懂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咋選 - 天天要聞

國補價相差不到600元,一文看懂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咋選

官宣預熱已久的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日前正式發佈,那麼在發佈會上被陳都靈稱之為「啥都靈」的該一加至尊系列新機,該咋選呢?畢竟根據發佈會上官方公布的消息看,這兩款新機國補後的售價僅相差不到600元。那麼,在外觀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我們就從性能、續航、屏幕與影像等關鍵點,來為感興趣的小夥伴解讀兩款新機怎麼...
第四代吉利博越L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 天天要聞

第四代吉利博越L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目前國產品牌的緊湊型SUV競爭比較激烈,那麼第四代吉利博越L上市它究竟值不值得大家購買呢?小編就借來這台第四代吉利博越L 2025款 第四代 1.5TD DCT 山河進行實測,對這台車的表現進行逐一分享希望對你的購車帶來一些幫助。
賺300億但欠了5000億,比亞迪真是下一個「恆大」嗎? - 天天要聞

賺300億但欠了5000億,比亞迪真是下一個「恆大」嗎?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文 | 卿羽飛編輯 | 卿羽飛自從恆大爆了以後,無論哪個產業的企業,如果被人調侃為恆大,那不用說,估計是離破產不遠了。可你敢想像嗎?
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唐DM-i智駕版和途觀L Pro誰做到了 - 天天要聞

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唐DM-i智駕版和途觀L Pro誰做到了

20萬級的家用SUV市場,一度被譽為中國車市最卷的細分市場,從燃油到純電、從插混到增程,可選的車型眼花繚亂。只不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到底誰才是這一細分領域的「六邊形戰士」?我們找來了兩款熱門車型,分別為大眾途觀L Pro以及比亞迪唐DM-
第130萬輛,下線!別克君越樹立新里程碑 - 天天要聞

第130萬輛,下線!別克君越樹立新里程碑

5月26日,上汽通用別克君越第130萬車在上海金橋工廠正式下線。28年前,在同一個地方,第一輛別克新世紀駛出生產線,是最先出現在中國市場的中高端轎車之一。這樣的高端豪華轎車對國內消費者只是一個陌生的符號,當年解放日報還刊登過廣告專門介紹「『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近期,擁有更大顯示面積和更震撼觀感的「全景顯示」成為了車圈熱議的焦點。而提起「全景顯示」,就不得不提寶馬。2003年,當大多數車企還在研究如何優化儀錶盤時,寶馬便成為首個在量產車上引入平視顯示技術的歐洲製造商。來到2021年,寶馬就為B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