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2025年05月27日22:12:11 汽車 1382

近期,擁有更大顯示面積和更震撼觀感的「全景顯示」成為了車圈熱議的焦點。而提起「全景顯示」,就不得不提寶馬。


2003年,當大多數車企還在研究如何優化儀錶盤時,寶馬便成為首個在量產車上引入平視顯示技術的歐洲製造商。來到2021年,寶馬就為BMW首創視平線全景顯示技術申請了發明專利。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寶馬採用「巨幕影院」的形式對外展示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寶馬新世代車型即將應用視平線全景顯示。寶馬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紮實。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對於寶馬來講,這項創新不是突發靈感,而是技術戰略長期推進的必然成果。在上海車展期間,寶馬集團技術運營開發高級副總裁史蒂芬·杜力赫接受採訪時表示「寶馬在兩年前便開始着手BMW首創全景平視顯示的研發工作,如今其他廠商發佈類似的方案,也表明寶馬的創新技術非常受歡迎。」


在這個追逐流量的時代,寶馬選擇做那個「沉得住氣」的革新者。正如幾十年前引領豪華車市場一樣,在智能交互領域,寶馬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快消品式的噱頭,而是對「駕駛本質」的深刻理解與堅持。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時間沉澱:不是跟風而是引領


寶馬用時間證明了,它不做曇花一現的科技秀,而是要創造十年後依舊領先的體驗。


當其他品牌還在熱衷於追逐屏幕尺寸的軍備競賽時,寶馬早已將目光投向更本質的命題:如何讓人機交互回歸駕駛本身。


寶馬的創新史,就是一部汽車人機交互的進化史,它的每一次的創新都預示着人機交互的一次突破。它在用"首創"精神重塑人與車的對話方式。


2001年,其首創BMW iDrive,標誌着智能人交互問世;2003年,首創「抬頭顯示」大規模量產應用,讓駕駛者目視前方,雙手緊握方向盤;2015年,首創五維人機交互,將手勢與語音操控結合;2021年,首創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呈現無縫寬屏視覺效果;2024年,首創0層級交互,最新BMW操作系統帶來更直接的交互,智能個人助理(IPA)反饋速度提升10%。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全景iDrive,則是這場持續創新的集大成者。當行業還在爭論屏幕尺寸時,寶馬直接將擋風玻璃轉化為顯示界面,用40英寸4K全景視域完成對傳統HUD的降維打擊。


據了解,寶馬首創全景iDrive,將隨首款新世代SAV車型在2025年內推出。為消費者打造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再次顛覆智能人機交互體驗,


這些里程碑式的創新背後,是寶馬獨特的創新哲學:不做技術的堆砌者,只做體驗的顛覆者。每個「首創」都不是孤立的產品更新,而是基於駕駛本質的持續思考——如何讓科技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讓駕駛的愉悅感越來越高。


在「快節奏」的時代,寶馬用22年的HUD技術演進證明:真正的行業引領者,從不需要靠跟風來證明自己。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新,終將成為定義行業的標準。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技術驗證:不是堆砌而是服務


「好的設計不是堆砌技術,而是讓技術服務於駕駛體驗。」


這道破了寶馬創新背後的終極奧義。在智能座艙漸趨同質化的今天,寶馬始終堅守着一個黃金準則:科技必須成為駕駛者的隱形助手,而非喧賓奪主的主角。


寶馬的視平線全景顯示採用超近距離投影,將整個擋風玻璃變成一個巨大的顯示屏,從A柱延伸到另一側A柱,提供全景視野。而投影玻璃採用了先進的定製化塗層技術,即使在強光下或駕駛員佩戴偏光太陽鏡時,也能確保投影畫面的清晰度。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安全永遠是寶馬創新的基礎,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給用戶提供更可靠、更成熟的技術。視平線全景顯示最怕的就是在不清晰、不穩定,用戶使用起來眼睛較累容易走神,從而產生駕駛危險。


寶馬深知這一點的關鍵性,所以在用戶界面設計上,寶馬應用座艙「視覺錐」概念,以符合下意識的駕駛視線設計,減少視覺焦點的切換時間與頻率。同時,其還採用專利納米黑色塗層技術,有效避免反射、炫光與偏光鏡干擾,即使在烈日直射或雨夜燈光干擾下,圖像依然清晰銳利。


最重要的是,BMW首創視平線全景顯示帶來超1米的超寬視域,成像面積達40英寸,支持100000:1圖像對比度與4K級超高清畫質,無論駕駛者身高體型如何、座椅角度怎樣,都能實現完整無盲區的讀取體驗。不僅如此,副駕、後排乘客也可清晰看到關鍵信息。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二是在生產前進行充分驗證。寶馬首創的視平線全景顯示從一開始就以駕乘者的安全為第一準則開發,嚴格遵循全球安全標準。


「我們不容忍1%的安全風險。」這是寶馬創新的準則。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寶馬中國研發便啟動新一代人機交互系統,視平線全景顯示在內超感智能座艙的可用性研究,有超過1180名用戶參與了這項研究,訪談研究累計超過4700小時,這可以看出寶馬從提出數字化創新設計概念、功能研發與驗證、測試到量產,過程十分嚴謹。


從2003年首次量產HUD,到2025年首創全景iDrive,寶馬用22年證明:真正的創新,是長期主義的勝利。它不是跟風堆砌屏幕,而是深入研究人因工程,讓技術隱於無形,讓駕駛回歸純粹。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一汽紅旗2025上半年:全線飄紅,但天工遇冷 - 天天要聞

一汽紅旗2025上半年:全線飄紅,但天工遇冷

進入7月份,車企半年考來臨!2025年上半年,一汽紅旗整體銷量表現亮眼,但新能源布局中的「天工」系列卻陷入銷量低迷,成為一汽紅旗品牌全面崛起背後的陰影。一汽紅旗整體銷量穩步領跑6月份,一汽紅旗品牌單月銷量突破5.2萬輛,同比增長29.6%。
奶爸之選,18年漢蘭達,13萬公里,家用大空間 - 天天要聞

奶爸之選,18年漢蘭達,13萬公里,家用大空間

漢蘭達,這位豐田的「壯碩紳士」,以其寬敞的胸懷和強勁的動力,穩坐車壇「靠譜大哥」的寶座。他不僅擁有能征服丈母娘的外表,更有讓通勤變得輕鬆愉快的本事。它既能你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舒服到家門口」,也能令你在接送娃兒或購物狂歡之後依然面帶微笑,輕
一手准新奔馳GLA:3萬公里,都市白領通勤優選 - 天天要聞

一手准新奔馳GLA:3萬公里,都市白領通勤優選

要說奔馳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知名度,那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汽車工業的先驅,自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以來,這一品牌就以其卓越的工藝和技術創新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尊敬。
13.58萬圓夢奔馳?16款GLC300,豪華SUV觸手可及 - 天天要聞

13.58萬圓夢奔馳?16款GLC300,豪華SUV觸手可及

奔馳GLC 2016款 GLC 300 4MATIC 動感型是一款豪華SUV,採用了奔馳獨特的M274發動機,提供強勁的動力輸出和優秀的燃油經濟性。其寬敞的內部空間、豐富的配置以及出色的越野性能使其成為一款集舒適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車型。本車
19.8萬,圓你奔馳夢!2017款GLE400,豪華SUV一手掌控 - 天天要聞

19.8萬,圓你奔馳夢!2017款GLE400,豪華SUV一手掌控

GLE是奔馳推出的繼M級之後的中大型豪華SUV,憑藉奔馳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自身不俗的實力,一直混的是風生水起。不僅空間大,座椅舒適,而且座椅支持各種電動調節,包括前後移動,靠背角度,腰部支撐等等,還有座椅加熱通風按摩等功能,讓車內人員享受到更
一手MINI COOPER,11萬多圓你精緻復古夢! - 天天要聞

一手MINI COOPER,11萬多圓你精緻復古夢!

要說年輕人買車,還是得看MINI和甲殼蟲,一個動感時尚,一個可愛爆棚,從一推出就收穫了一眾芳心。尤其是MINI,2000年寶馬接盤之後,更是一路高歌,賣到了全球。今天要說的這輛MINI 2019款 1.5T COOPER 經典派,車是老了點
參考二手奧德賽,2016年上牌,8萬多公里,10萬多值不值? - 天天要聞

參考二手奧德賽,2016年上牌,8萬多公里,10萬多值不值?

作為一款集豪華與實用於一身的MPV,奧德賽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便以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魅力,贏得了無數消費者的青睞。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奧德賽 2015款 2.4L 智享版,不僅繼承了這一系列的優良傳統,更在細節之處融入了眾多創新元素
漢宜高速氫能示範線建成5座加氫站,累計減碳超1600噸 - 天天要聞

漢宜高速氫能示範線建成5座加氫站,累計減碳超1600噸

極目新聞記者 鄭力強通訊員 王勇 吳迪7月2日,一輛白色氫能重卡駛入漢宜高速潛江服務區加氫站。司機吳師傅推開車門,笑容滿面地與加氫站工作人員打招呼。「以前開柴油車,加油時滿是刺鼻味道,尾氣還冒黑煙。現在換了氫能重卡,加氫又快又乾淨,跑在路上一點污染都沒有。」僅僅幾分鐘,氫能重卡便吃飽喝足完成了「能量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