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非常喜歡汽車賽事運動的人,這周末參加了一場非常有意思的比賽——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CHC)。這一次比賽的結果和過程遲一些會以視頻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一次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這一次比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並通過我的親身感受,告訴大家為什麼在中國,沒有什麼人喜歡汽車比賽。
首先,汽車賽事文化難以被大眾所喜愛,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費用問題。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可能都沒有什麼概念,簡單點來說,這一個周末的登山賽,通過領克專業組報名也需要12900元(這幾乎是最便宜的參加方式了),也就是一個周末可能就花掉了很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而這之中,還不包括從各地飛往陝西漢陰比賽現場的差旅費用。
如果你覺得一個周末為了一個賽車夢,花掉接近1.3萬的費用還算可以接受,那再來看看另一個需要花錢的地方——賽車裝備。
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是我所參加過的第一個國字頭比賽,和此前小打小鬧賽道日、媒體活動只要求戴頭盔不同,中汽聯的安全規範中會對車手的所有裝備都進行嚴格規定和核查。比如,鞋子、內衣、賽車服、手套、頭盔、Hans都需要購買專業的賽道裝備,都需要通過FIA或者SFI的驗證。按照目前每個部位都選擇最便宜的系列來算,置辦完一套裝備也需要1萬元左右。
到這裡,你覺得為了賽車、為了安全,多花一萬塊好像也還能接受,畢竟這些也都不是一次性用品,以後還用得上,於是大手一揮花了一萬多買了裝備。
那麼到現在,能開始比賽了嗎?當然可以!
先把車損押金給交上!
很多人可能對賽車比賽有一定的誤解,認為賽車撞了以後,賽車手只需要露出懊惱的表情,並在對講機里講上一句「I』m sorry」就可以萬事大吉。實際上,車手把車撞壞了,是需要照價賠償的。
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作為國內最為危險的比賽之一,事故率是非常高的,三天的賽程平均每天都有3-4輛車發生事故,甚至滾下山崖。每一次的事故,背後可能都是一張天價的賬單。比如這一次有一輛撞壞右前臉的奧迪RS3 LMS,據說維修費用就接近10萬;又比如說有一輛滾下山路的領克03+ CUP,大概率無法維修需要走全損,費用超過40萬。
有意思的是,撞車的各位都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求車輛能夠儘快修好,再上賽道。原因很簡單,車損,在汽車比賽中是見怪不怪的事情。
看,這一場比賽,除了固定費用需要接近2萬,你還要面臨著隨時有可能出現的車損賬單。若是運氣差或者技術不到位,一個周末在賽道上花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這一次的正式比賽中,我深深認識到了,賽車這門運動是一種如何奢靡的存在,晚宴聊天局中,大家聊的都是法拉利SF90之類的話題,談的都是今年賽車費用預算大概多少百萬的事情。
若不是有一點點的技術積累以及媒體身份給我帶來的機會,我是絕無可能入局汽車賽事運動。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賽事運動的大門,早就被高昂的費用給緊緊關上。
除了高昂的賽事費用,賽事運動難以在國內發展起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和人民的距離太過於遙遠,以至於很多人想要對賽車感興趣,但一直沒有機會。
對於國內數量占絕對大頭的汽車場地賽,因為巨大的場地面積需求以及噪音防治要求,舉辦比賽的賽車場往往在距離市區非常遙遠的郊區,而這過遠的距離就天然將大多數人隔絕了出來。
但這一次的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讓我感受到了一些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這一次比賽的營地PIT區,選擇在了縣城的鬧市區,市民們甚至飯後遛彎散步就能夠近距離看到賽車。不僅如此,在從PIT區開往比賽區的路途中,還會經過非常多的公共道路,這一路上會有非常多的市民夾道歡迎,舉起手機錄下呼嘯而過的賽車。我覺得,這是中國汽車賽事的一個非常大突破。
作為一名媒體人,同時也作為一個車手,我其實特別喜歡這種氛圍,因為在這種市民、政府都極度支持的環境之下,賽車成為了一種「全民喜悅」的事情。甚至因為這一種和民眾親密接觸的氛圍,我還看到了非常多的小孩子非常開心地和賽車在合照,甚至和家長表示自己以後也要開賽車。
通過這一次的少有的與民眾親密接觸的機會,賽車的種子就成功在很多人心中種下了。但話又說回來,像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這類的賽事實在是太少了,賽車的種子,終究只能在極少數人心中被種下。
除此以外,對於場地安全的要求,國內與國外的閾值也完全不一樣。比如在海外比賽WRC中,我們會看到民眾圍坐在賽段最精彩的位置,看着一輛又一輛車飛馳而過。但在這一次的中國汽車登山錦標賽中,場地內完全封閉了起來,民眾完全沒辦法停留在賽段內觀賽,只能通過直播感受比賽。
但老實說,賽事直播的攝像機位也很容易讓觀眾對賽事失去興趣,因為全程幾乎只有無人機的大景鏡頭,觀感上會覺得整輛車跑得特別慢,甚至會有不少人表示「開輛麵包車都比他快」。但實際上,若是有車內鏡頭或者靜距離長焦搖拍,就會知道車手們在蜿蜒的山路上,都在以平均100km/h的時速在飛馳。
明明是足夠快足夠刺激有看點的比賽,最終在直播中呈現出來的鏡頭卻是如此,也難怪大家對於賽車如此缺乏興趣。
所以,就目前來說,中國沒有什麼人喜歡汽車比賽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了。倒不是汽車比賽讓人喜歡不起來,而是目前我們在經濟、推廣、和民眾之間的距離甚至直播設備和機位的選擇,都遠遠沒有達到能讓賽事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水平。
像歐洲一般全民熱愛賽車這件事,近幾年怕是不太能實現了,但就是希望到了我們的下一代,事情能夠有明顯好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