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2024年02月12日17:05:04 汽車 1020

觀察者網訊)隨着以比亞迪上汽為代表的中國車企開啟「國車自運」時代、加速跨洋出海,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月12日發文稱,中國電動汽車今年將在歐洲「掀起更大波瀾」。

報道稱,本月晚些時候,裝載5000餘輛電動汽車的比亞迪「出海艦隊」首條滾裝船將停靠荷蘭德國港口。

德國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遠洋運力缺乏此前是中國汽車海外市場份額增長的「最大障礙之一」,但今年這一障礙會被突破,「市場環境也將發生巨大變化。」

日經亞洲認為,隨着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首批大型汽車運輸船抵達歐洲,2024年對歐洲來說可能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年」。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2024年1月10日,山東煙台,裝載着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開拓者1號」從煙台港啟航。

新年伊始,一艘名為「比亞迪探索者1號」(BYD EXPLORER No.1)的運輸船在山東煙台龍口交付離港,1月16日上午,裝載5449台比亞迪新能源車的該船緩緩駛出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首航啟程前往歐洲。

這是首艘由國內船廠建造、專門用於國產汽車出口的汽車運輸船。據建造商中集集團旗下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該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設計吃水8.6米,設計航速19節,裝載量為7000車,最高續航里程可達15800海里,入級挪威船級社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圖源:中集來福士

這艘運輸船上印有大大的比亞迪標誌。據中集集團微信公眾號介紹,比亞迪通過佐迪亞克海運公司(Zodiac Maritime)租用該船。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圖源:中集來福士

消息一出,同樣來自汽車製造大國的日本媒體和德國媒體紛紛關注「比亞迪探索者1號」的動向。

日經亞洲12日發文稱,「比亞迪探索者1號」於1月中旬離開中國南方,繞道好望角前往歐洲,這標誌着比亞迪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

報道稱,在此之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遠洋運輸汽車的能力有限。2023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491萬輛,中國車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逐漸增長,達到3%,但仍然相對較小,落後於日本豐田汽車韓國現代汽車。

日媒稱,相比於中國不斷增長的汽車出口形勢,中國的汽車運力只佔世界總量的3%,運輸瓶頸阻礙了中國車企的發展。

報道提到,中國主要電動汽車製造商多是新興企業,不像豐田那樣擁有足夠的專用租船,因此中企需要在航線上為其製造的車輛爭取裝載空間,爭相填補有限的運輸船車位。這一需求推動2023年汽車運輸船的平均租金達到創紀錄的11.5萬美元/天(約合82.7萬元人民幣/天),是2019年疫情前的7倍。

日經亞洲稱,為了避開這一競爭,比亞迪計劃在兩年內獲得8艘7000車位滾裝船,形成自己的獨家出海艦隊。上汽集團此前訂購的大型汽車運輸船也在今年1月駛往歐洲。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這艘名為「上汽安吉申誠號」的7600車位LNG雙燃料滾裝遠洋船首航搭載近5000輛上汽、東風宇通的自主品牌新車,其中約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車。今後三年內,7600、7800、9000車級共14艘遠洋運輸船將陸續加入上汽安吉物流遠洋船隊,積極支持中國自主品牌加速跨海出洋。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對於年初出現的變化,德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表示,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的增長將打破其迄今為止「最大的障礙之一」——運力的缺乏,「市場環境也將發生巨大變化。」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近期也關注到此事,該報1月11日以《中國汽車浪潮湧向歐洲》為題報道稱,比亞迪向位於煙台造船廠訂造了8艘汽車運輸船,總價近50億元人民幣。除了比亞迪,還有多家中國大型汽車製造商已建立起自己的運輸能力。

日媒:中國將突破汽車運輸瓶頸,歐洲電車市場今年迎巨變 - 天天要聞

比亞迪首條滾裝運輸船抵達深汕小漠港,完成裝船後駛往歐洲。(圖源:視覺中國

此外,日經亞洲稱,在中國汽車運輸船建造蓬勃發展之前,歐洲汽車業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北汽集團吉利集團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持有股份加起來近20%。沃爾沃已成為吉利旗下子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是歐洲電動汽車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歐洲企業依賴中國的電池產業。中企佔據了全球汽車電池市場60%左右的市場份額。

日經亞洲稱,這種局面讓歐洲的政策制定者陷入「兩難境地」。歐盟對華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此舉可能導致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進口限制;另一方面,歐盟要實現推廣電動汽車的目標,降低價格也十分關鍵。

針對歐盟在調查中只選擇三家中國本土企業作為調查對象的做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此前表示,歐委會在盟內產業明確反對的情況下,自主發起反補貼調查,妄稱中國電動汽車對歐盟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損害威脅,完全無視中國汽車產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中國業界對於歐委會預設調查結果、暗箱操作的做法表示強烈失望和不滿。中方敦促歐方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和歐盟法律,儘快糾正錯誤做法,確保調查公開、公正、公平合規,充分保障相關企業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召回!涉及奔馳、寶馬、一汽豐田等品牌 - 天天要聞

最新召回!涉及奔馳、寶馬、一汽豐田等品牌

5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最新召回通告,涉及多家汽車品牌。與此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披露了月度召回情況,4月,共11家汽車生產企業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宣布召回共計0.72萬輛汽車。
直營有禮︱一圖讀懂N9各項配置鎖定你的心動之選 - 天天要聞

直營有禮︱一圖讀懂N9各項配置鎖定你的心動之選

購車何必東奔西走,直營店優勢一目了然,無需擔心被隱藏費用、額外費用所困擾,價格公開透明,費用一目了然。洛陽龍門大道中心和洛陽杜預街騰勢體驗店作為廠家直營店為您提供全方位專業的購車一站式諮詢和保養服務,讓用戶買車更放心、換車更開心、用車更舒心
入門即滿配!16.98萬起的海獅07DM-i,給消費者帶來哪些驚喜? - 天天要聞

入門即滿配!16.98萬起的海獅07DM-i,給消費者帶來哪些驚喜?

自被發明以來,汽車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作為通勤工具使用;不過,隨着科技與電氣化技術的發展,車載功能和多場景化的出現,汽車的價值標準也在發生的變化。當然,至於能給消費者創造如何豐富的體驗,那還得看車企技術底蘊和創造力。如今,比亞迪正在引領一場新的變革。日前,比亞迪旗下海洋網產品矩陣再次擴容,海獅07DM-i正式...
上汽奧迪Q6 quattro紀念版上市,售價46.76萬元 - 天天要聞

上汽奧迪Q6 quattro紀念版上市,售價46.76萬元

​5月10日,我們了解到,上汽奧迪Q6 quattro紀念版上市,新車售價46.76萬元,它是一款新增車型,整體外觀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它繼續採用7座的布局。奧迪Q6是一款不怎麼得志的車型,畢竟它掛着....
五月購車寶典,CR-V銷量口碑鑄就全能價值典範! - 天天要聞

五月購車寶典,CR-V銷量口碑鑄就全能價值典範!

五月,一個充滿生機的購車好時節。若您正為如何選擇一款稱心如意的座駕而思量,不妨將目光投向東風本田CR-V。這款憑藉卓越銷量和堅實口碑鑄就的全能價值典範,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廣大消費者,更有五月專屬政策為您購車再添一把火。
3年熱銷25萬輛,加量不加價,限時能省4萬多! - 天天要聞

3年熱銷25萬輛,加量不加價,限時能省4萬多!

說到市場上的家用SUV,很難繞開理想L系列,從2022年6月理想L9交付以來,3年不到的時間,理想L系列已經推出了L6、L7、L8、L9四款車型,價格覆蓋從25-45萬元價格區間,提供5座和6座車型,累計交付更是已經突破了25萬輛。2025年5月8日晚,理想L系列車型智能煥新版集體上市。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車保持外觀設計整體不變,但是...
王化感謝ultra挖孔版車主支持 - 天天要聞

王化感謝ultra挖孔版車主支持

5月10日,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轉發了福建首台挖孔版小米SU7 Ultra車主的一條博文,並表示:「有大家的支持,真好。感謝!」該車主表示:「作為十多年資深米粉,看到#雷軍說過去1個月是創業最艱難時期#,內心滿是觸動。小米SU7 Ultra讓我體驗到科技魅力,也知道背後研發的不易。雷總和小米團隊的堅韌大家有目共睹,艱難...
速看!5月首周汽車品牌銷量榜,比亞迪遙遙領先,新勢力上位 - 天天要聞

速看!5月首周汽車品牌銷量榜,比亞迪遙遙領先,新勢力上位

根據最新銷量數據顯示,5月第1周(4月28日至5月4日,2025年第18周)國內汽車品牌終端銷量排名正式出爐!從榜單來看,比亞迪以絕對優勢蟬聯冠軍,周銷量逼近6萬輛大關;大眾、豐田分列二三位,但銷量同比持續承壓;理想、鴻蒙智行、零跑等新勢力品牌表現亮眼,小米汽車首次沖入前30名。傳統豪華品牌分化明顯,寶馬、奧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