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家長的留言
「大夫,您好,一直看您的科普,我家兒子現在10歲了,身高才135,特別瘦小,我和他爸爸都不矮,我165,他爸爸175,一直以來直覺都告訴我孩子肯定矮不了,可是一直以來,我兒子都長得很慢,我擔心我再堅持下去再把孩子給耽誤了,除了身高,學習成績也一般,既要「卷」身高,又要「卷」學習,感覺養的特別沒有成就感,接下來該怎麼做,希望您能給我一些建議。」
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這個媽媽滿滿的焦慮,每次遇到這樣的家長,我都分2步幫家長和孩子解決問題:
首先第一步,焦慮和着急解決不了問題,只在嘴上和心裏焦慮和着急更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家長先真正重視孩子的身高,並且行動起來,才是幫孩子長高、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在我的門診,見過很多的家長,看着孩子個子不高,長得慢,比同齡人偏矮,擔心將來長不高,嘴上說著焦慮啊、着急呀、愁死了,可是交代去給孩子拍個骨齡片,拖了一個月又一個月,遲遲沒有拍過來,我覺得這樣的家長,並沒有真正重視孩子的身高。
第二步,當發現孩子身高矮的時候,你需要先思考1個問題:你期望孩子將來長多高?明確一下這個目標。
這個目標很重要,如果目前的生長水平能達到你的期望,比如這個10歲男孩,如果覺得170左右也滿意,那就不用太焦慮。如果確定肯定不滿意,那就不要再等,不要猶豫,行動起來給孩子干預。
確定好這個目標之後,我們就奔着這個目標做身高管理的規劃,查找孩子生長落後的原因,用什麼方法給孩子干預。
這個媽媽說,期望孩子至少和爸爸一樣高,目前孩子在168左右的生長曲線上,在25百分位,175在75百分位左右的生長曲線上,需要拔高2個百分位。
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後,找到了影響長個的原因,給孩子制定了系統的身高管理方案,幫孩子解決問題,提高生長速度,追趕身高,拔高百分位。
其實,在我看來,其實幫孩子長高不難,難的就是堅持。
幫孩子長高很多時候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身高差距大,目標比較高的孩子,需要一兩年,兩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沒有堅持,目標是很難實現的。
就拿這個10歲的孩子來說,一年拔高1個百分位,比如11歲達到50百分位,需要長到145,10歲到11歲這一年需要長高10厘米,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做不到堅持,孩子的身高很難有大的突破。
在我的門診,曾經有一個孩子堅持管理身高6年,最終達到了期望身高178,用藥把基礎問題解決以後,後面全部都是日常生活的管理。
比如最基礎的,營養、運動、睡眠,每天保證足夠的優質蛋白,肉蛋奶,每天堅持30-40分鐘左右的彈跳類運動,每天盡量10點前睡覺。
比如按照膳食寶塔給孩子準備一日三餐,注意忌口,影響骨齡的食物能不能就不吃。
再比如定期每個月給孩子測身高,每年定期給孩子測骨齡,評估生長水平,畫生長曲線,了解孩子的生長趨勢,最終達到了理想身高。
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如果你也焦慮孩子的身高,發自內心想讓孩子長高,那就開始行動起來,找對方向,用對方法,剩下的就是堅持住,達到理想身高,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