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英文手稿您見過嗎?和其早期的書法一樣驚艷,顛覆審美

導讀:學習毛主席書法,就應該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學習,尤其是毛主席曾經學習過的書籍上,更是我們學習的寶典,讓人興奮的是,這份1956年的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竟然有毛主席的英文手稿筆記,寫得也相當洒脫,和其早期的書法一樣驚艷,顛覆審美。

看到這份英文手稿,是不是也非常震撼,沒曾想,毛主席對英文也有着深入的學習,而他早期的書法題字,還有他早期的書信字跡,都讓我們感到非常珍貴,也是我們學習基礎,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從毛主席早期的書法作品上看,與我們常見的「毛體」有着本質的區別,諸如下面的題字作品,內容是「多想」,其中「多」字真正做到了斜中求正,並且,最後的一個撇筆,在收筆上,有一種斬釘截鐵的勁,而最後的一個點筆,十分飽滿,並且在姿態上,十分突出,而「想」字的書寫,更加別緻,尤其是最後「心」字,三個點筆,形成了一種首尾呼應的關係,更加特別的是,彼此之間,有着明顯的牽絲引帶,連貫性十分好,並且氣韻十分生動。

對比上面的這幅作品,你會發現,下面的這幅作品,又有不同的特點,內容是「為消減文盲而鬥爭」,在字形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已經有瘦長的姿態,並且,這裡的字跡表現得比較周正,雖然這樣,但是在氣勢上,依然是非常突出的,個性化的字跡「文」字比較有特點,長橫筆短斜,並且傾斜度達到了45度之上,而捺筆,在收筆上寫成了這種折筆的形式,真是與眾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現,而再來看「爭」字,上面的部分,比較小巧,線條表現的比較纖細,而最後的豎鉤筆,不僅粗重,而且還有着一種波折起伏的態勢,真是別緻。

而下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你會看到,已經有草書的雛形,尤其是在線條上,變化比較突出,並且,已經變得纖細了很多,而在布局上,你會看到,行距也開始逐漸增大,而字距開始變得緊密,形成了更加明顯的對比,從諸多書法作品上看,毛主席的狂草形成,也是經歷的不同的時期,經歷了歲月的沉澱,相信,在你的不斷學習下,毛體也會更加大放異彩,成為書壇書法的主流,對此,你有啥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