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是大家都公認的,但真要讀句話,很多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俗話說的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越早認識這個道理,未來步入社會後,越不容易被騙。
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是帶着自己和他們一起幹活,然後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後面長大了發現,這首詩作者翻車了,自己喜歡吃雞舌頭,大肆利用職權滿足自己愛好。完全把自己曾經名傳千古詩句里話拋到腦後,成為了反面教材。
但是這句詩詞本身所傳達思想,依然被很多父母用來教育孩子。畢竟人會犯錯,但是話語本身是無辜的,但用來闡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還是不夠恰當。
屠龍者本身變成惡龍例子,不論古今,比比皆是。
有錢的父母,可以花錢給孩子買教訓,而無錢的父母,只能擺事實,講道理。但是都不如自身經歷來得實在,而吃虧多的,受騙多的,大多都是普通人家孩子。
有什麼方便又省錢的實踐嗎?後面細細想想,還是有的,很多廣告就是最好的例子。
畢竟很多廣告本身,就差明着告訴你:天下有免費的午餐,快到鍋里來。對於大部分成年人,都能分辨這是假的,就是忽悠人的,肯定有各種限制,但小孩子知道嗎?
這最好的反面教材不就來了嗎?
舉個例子:比如一些APP,打着下載就送很多紅包提現,基本都是天下沒有免費午餐這句話最好的反面教材。
類似作為父母的你們也了解很多,隨便都能找到。找個大點平台:比如頭條就有。
之所以選擇大平台,是因為大平台本身接取廣告,經過審核,比較正規,安全。
讓孩子看完廣告後下載,然後體驗一下,就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而實踐、體會是檢驗真理最好的辦法。
這是一舉多得事情,與時俱進,今天廣告存在於方方面面,不可避免。
好處一,分辨商業廣告與公益廣告區別;
好處二,透露廣告表象看本質,廣告本身就透露着信息;
好處三,對廣告產生警惕心,不至於被忽悠。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大部分人左右不了方向,認識越早,隨着經歷會發展出屬於他自己一套鑒別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註:廣告今日已經涉及方方面面,除了正兒八經廣告還有自媒體里,也充斥着大量隱蔽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