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家庭同照顧新生兒 日本推出男性產假和「抱孫假」

作者:符祝慧

為了做到家務男女平等。日本從本月起實施產後爸爸育兒假,要求男性當四個星期的「奶爸」。(互聯網示意圖)

日本「雙薪」夫妻增加,但育嬰負擔往往都落在女性身上。為了做到家務男女平等,日本從本月開始實施「產後爸爸育兒假」,要求男性當四個星期的「奶爸「。

此外,在延長退休年齡的情況下,日本宮城縣也在勞動準則上加了「爺爺奶奶育嬰假」有薪假期,讓年長員工請假抱孫。

日本正在制度化推動男性育嬰,除了延續原本的育嬰假外,更出台男性產假制度,讓企業給予爸爸們「產假」。這個新制度旨在讓雙薪夫妻靈活地使用假期,達到共同撫育下一代的效果。

據悉,這一制度的推出也在改變日本「男主外、女主內」的保守觀念。原本只能看到掛名「媽媽講座」的育嬰課程表,上個月起都改成了「爸爸媽媽講座」。

21世紀職業基金會去年對千禧一代的日本男女進行的調查顯示,有57.3%的日本職場女性都希望能做到家庭事業兼顧。該基金會說:「有必要優先考慮妻子職業的育兒假方式,這樣才能讓更多婦女安心復職。」

日本育嬰信息網站「Mamali」認為,女性生孩子請假容易,但男職員大多會覺得不好意思連續請四個星期的產假。

上班族平野一飛的太太10月底將誕下第二個寶寶,他說:「我和妻子都在上班。五年前,妻子生第一胎時,我完全沒請假幫忙,結果妻子沒足夠休息,影響健康。這次有了產假制度,我請假就容易多了。」

為鼓勵生育,日本推「育男」標準,以親身帶孩子為榮。圖為2012年「育男」組織「練爸爸」成員。(符祝慧攝)

當局實施男性產假之前,日本糖果公司江崎格力高就已在推行男職員「產休」制度。為防止男職員們拿產假仍居家工作,還禁止請假員工帶公司電腦回家。

一直支持男女參與家庭育嬰的的女董事長早川智子說:「如果能通過產休,滿足男女職員的育嬰願望,我相信這對社會和公司的持續發展會起着正面作用。」

日本處於高齡化時代,當局正在改變育嬰環境,鼓勵人們多生育。此外,提高退休年齡也促使一些縣城自創「爺爺育嬰假」。

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在9月抱第二個孫子,他那時帶着奶瓶,抱着孫子到辦公室,宣布明年1月起將實施「孫子育兒假」。

他說:「勞動法令決定將員工的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估計年長員工將大增。現在,同祖父母同住的家庭少,祖輩也有必要積极參与撫養孫輩,讓支持育兒世代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