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里沒有熊孩子
DOUBLE NINTH FESTIVAL
01
年輕人這幾年真的是太難了,一邊要參加996內卷打拚事業,一邊還要響應國家的號召多生娃,真是累在身上,苦在心裏。
不是年輕人貪玩不想生,而是他們都有了一個統一的認識,那就是——生娃容易養娃難。
養娃的難不止是錢的問題,看不見的難是:孩子總是打人怎麼辦?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是耍賴怎麼辦?等等,這些錢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是真正讓人頭疼的問題。
然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在父母眼裡這個令人頭大的孩子,在祖輩那裡卻是塊貨真價實的寶貝。
沒錯,這就是隔代親!
出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和迫於經濟壓力,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年輕父母外出打拚賺錢,祖輩幫助照顧孩子,這樣的家庭里,兒女不一定承歡,但孫子繞膝是一定的。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他們樂於成為孫輩的照顧者,他們對孫輩的愛,有時候連他們的兒女都會「嫉妒」。
雖然說隔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今天是重陽節,咱們不說老人帶孩子的不足之處,來看看老人們的「隔代親」到底有多親吧!
親生兒女不如親(外)孫
DOUBLE NINTH FESTIVAL
02
一位老人當了外公對外孫疼有加,看到自己的女兒時不時因此不開心,對女兒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說:這也不看看,我和你媽疼的是誰生的孩子,隔壁家的小孩我們會那麼愛他嗎?
這就是血緣的神奇和偉大。
誰叫他們是孩子呢?孩子就是用來愛與呵護的!
@燕兒飛:上個星期我回家鄉辦點事,順便回了趟娘家,沒帶孩子。一進門,我媽就問孩子呢?我說沒帶回來,我媽說沒帶孩子你回來幹啥?......這是親媽嗎?
@人生生人:
現在是我女兒要吃啥,我爸媽就給做啥,而我是家裡剩啥吃啥。
比如昨天,我爸一大早去菜市場買鮮魚,把魚肉都挑出來給他外孫女吃。
我說我也要吃,他說骨頭上還有些肉沒挑乾淨,讓我拿牙剔着吃!!!
@spider:剛出產房我的地位就直線下降!只有我老公在等我,爸爸媽媽阿姨們全都在病房看寶寶。後來,無論吃什麼都是給寶寶吃的,無論做什麼我媽都覺得我不對,給寶寶吃這個不對、洗澡不對、餵奶不對、穿衣服不對等等。天吶,我才是你們的親生寶寶啊!
@王大拿:給爹媽買了些吃的,周六中午給送回去,站在門口,跟我媽的對話是這樣的:我:媽,我給您買了點......我媽:我孫子呢?我:在家寫作業。我媽:哦,你太忙,把東西放下就趕緊走吧。我:不是,我還沒吃午飯......我媽:嗯,我跟你爸吃完了,你自己外邊解決吧!這一趟回家連客廳沙發都沒坐下,沒帶他們的寶貝孫子,我連口飯都混不上吃了!
@不會唱歌的貓:
我媽一直告訴我,在她心裏我最重要,孩子只是順帶疼的,再怎麼都不會比我重要。
今天我有點懷疑了,我老公帶我閨女出門了,還沒回家,我媽做好飯叫我吃飯,一看我閨女還沒回來,就對我說白菜燉好了來吃白菜吧。
明明是白菜燉排骨,只讓我吃白菜,我的心瞬間涼了,終歸是錯付了。
@大甜小美:多嚇人,地震的時候我爸媽帶着我兩個女兒跑了,叫都沒叫我。。。。。我在房間里,正在走路,所以沒感覺地震,是聽到他們在門邊很激動在說什麼。我走出去一看,我爸牽着老大,我媽抱着老二,我說你們幹嘛呢,我媽說,剛才地震了,嚇死了,我們跑了......我說,啥,地震?逃跑?你們都沒喊我一聲哎......我爸說,沒顧上!沒顧上!!
都說人年紀大了,就像個老小孩,當老小孩遇到真小孩,真是怎麼愛都不夠。
不管是五十歲,六十歲還是七十歲,他們都會被樂得手舞足蹈,這就是天倫之樂!
但是,吐槽歸吐槽,有這樣疼愛我們孩子的父母公婆,是孩子的幸福,也是我們的福氣。
父母一輩正是愛着我們,才會愛屋及烏地這麼愛我們的孩子。
被隔代親寵大的孩子們
DOUBLE NINTH FESTIVAL
03
並不是所有被過分疼愛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成了人們眼中的「小霸王」和「熊孩子」。
相反,這些來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不僅溫暖了他們的童年,更是溫暖他們漫長的一生。
@MOMO:我和我的太姥姥相差76歲,她陪伴了我整整18年。我一出生太姥姥就在照顧我,直至我上幼兒園她才回老家。此後,每個假期我都會回去陪她。對我而言,回老家的意義只有一個——陪太姥姥。小時候有人問我:「你晚上和太姥姥睡不會感到害怕嗎?」恰恰相反,只有睡在太姥姥身旁才是我最安心的時候。小時候在太姥姥睡着後我會不時探她的鼻息,生怕她突然離開。現在,太姥姥已經離開一年,我以為自己早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啊,每每想起太姥姥還是會淚流不止。
@青聽:
我自己去我姥爺家,老頭七十多了,卻也硬實,就是背彎得不像樣子。
我去了,人老頭也沒咋理我,沒和我說幾句話,背個手給我領屋裡去,又給我拿水果又給我去菜園子摘柿子。
那一天從中午到晚上,姥爺給我做了三頓肉,中午排骨,晚上魚,下午午覺被他叫醒說給我乎了豬頭肉。
晚上非留我在那住,可我晚上十點的車,不得不走,我說我得空就回來看你,再不濟就視頻,他眼裡的失望看得我心疼。
送我到好打車的地方,看我上車了,一直看着我走,我也一直看着他,到後來看見他轉過去背個手往回走,鼻子一酸。
@想躺平的豬:
生活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但一想到外婆,吃上一碗外婆煮的面,就感覺全世界都會好起來,對外婆的感情超過了父母,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最快樂的日子。
即使自己平平無奇,也永遠都是外婆心中最棒的一個,在外人面永遠都是外婆「炫耀」的資本。
......
我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我坐公交車會給老人讓座,會買老人賣的東西,會對我不認識的陌生老人友好,因為是那別人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我希望在他們遇見我的外婆外公時,也能對他們友好。
人們總是說隔代親,可我們小時候哪有這些概念,只會默默接受那無私的寵愛,也只有長大了回憶起童年的種種小事,才知道是要銘記一輩子的這難以割捨的親情。
比父母還愛我們的,是父母的父母,他們不善言語表達,卻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大愛無聲。
隔代親的愛藏在日常里
DOUBLE NINTH FESTIVAL
04
你還記得奶奶藏在衣櫃里捨不得吃的糖果嗎?
你還記得奶奶做的那蓋着四個荷包蛋的面嗎?
你還記得爺爺親手做的木頭玩具嗎?
你還記得爺爺背着你走一小去趕集嗎?
......
他們對我們的愛,一直都在。
那些愛,藏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里。
那些愛,藏在他們日漸變深的皺紋里。
那些愛,藏在他們粗糙有力的雙手裡。
那些愛,藏在我們長大後的每一個日子裏.
今天是重陽節,當年那個被爺爺奶奶寵大的孩子已經為人父母,再看看現在的孩子,他們依然被爺爺奶奶無比寵愛,這就是一種幸福。
血脈的傳承,親情的延續,就在這隔代親的愛中傳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願一切都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