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父母的四大類型(上)


天天學習,天天幸福。我是各位的老朋友-敏姐,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主題叫做:父母的四大類型。看你是否中招了呢?讓我們植入核心。

第一種類型叫做:控制型父母。控制型的父母會養出無能型的孩子。那麼性質不夠成熟、沒有主見、凡事不敢做決定的凡事都是需要別人拖着,凡事被動。他們經常的語言模式是:把那個雞蛋吃了哦!為啥吃?因為我是你媽,你再哭,我數「一、二、三」……這都是控制型家長的表現。我今天想告訴各位:控制型的家長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滋養而是傷害,會讓孩子壓力很大,因為會給孩子很高的期待。最後在孩子那裡換來的不是深深的感恩,而是深深的仇恨。你付出越多,孩子越是敵對你。有句話說得很好:「操心不嘮好、受累不討好」,「你總是丟三落四,書包都收拾不好,我來給你收拾。」你會發現:凡事事事操心,孩子必定無能。因為你幫他(她)收拾書包的潛意識就是:你不行,我才可以,不相信他可以。控制型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內心是強的還是弱的呢?肯定是弱的。因為這種孩子的心智得不到鍛煉,這種孩子的家長會對孩子操無數的心,手伸得特別長,孩子不光身體需要長大,他的內心也需要長大。家長操心太多,長大了,心還停留在那個地方,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得到鍛煉啊!心智沒有成熟。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情況下,心智可以得到鍛煉呢?問題來的時候,痛苦來的時候,麻煩來的時候,挫折來的時候,還有很多時候,自己不得不做決定的時候,這都是在鍛煉一個人的心智。但是我們這種控制型的包辦型的父母哪允許孩子痛苦啊?什麼都替孩子做了,那麼什麼都替孩子做主,所以孩子就失去了痛苦的機會。他連痛苦的機會都沒有,他就沒有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機會,他就沒有了獨自面對挫折的機會,那他的心智自然得不到鍛煉。

你給孩子的內心注入什麼,他的內心就會擁有什麼。比如說,你給孩子說:「我給你花了那麼多的錢,我賺錢不容易」你肯定好高興,孩子的內心真實感受是什麼?是沉重啊!我想告訴你,什麼都控制他,他內心就充滿了壓迫,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我們還指望他們能活得很好嗎?

今天敏姐要告訴你:孩子生下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離開你,你要做的就是要像太陽一樣照耀他。人生大方向對了,就沒有問題了。

第二種類型的家長叫做焦慮型父母。

焦慮型的家長會養出一種孩子叫做:極端型的孩子。「你怎麼早晨不好好吃飯呢,這怎麼行?不好好吃飯,未來不就不長個兒了嗎?」「你一年級不好好學習,地基不打好不就廢了嗎?」……這是焦慮型父母經常的語言模式。你是否是焦慮型的家長呢?我想問你:焦慮能不能傳遞,我焦慮可不能讓孩子也焦慮啊?但是,你發現,只要你焦慮,他就一定焦慮。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比如,人在辦公室,容易受到我們同事情緒的影響。我們是否容易受到領導情緒的影響?想像一下,你在成年人的世界裏面,你都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那麼,在家裡,孩子也一樣。因為孩子是弱者,家長是強者,弱者容易受到強者的影響。所以在家裡,父母在家裡經常會說,明天有會議我煩死了 ?孩子的心理反射回來,明天的作業我該怎麼辦呢?所以父母非常容易把情緒帶給孩子,最後搞得孩子也焦慮了。那麼孩子一焦慮,一直焦慮就會極端,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會怎麼樣呢?他的口頭語(口頭禪)就是:老師一布置作業,他就煩死了,怎麼那麼多作業呢?煩死了,煩死了,幹什麼事情都是煩死了。今天老師說,晚5分鐘下課,煩死了,又拖堂,就是沒有他不煩的時候。把家長叫過來,家長說:煩死了,又給我惹事。並且這種孩子還易怒,沒有耐心。因為家長是這個樣子。焦慮型家長都是「巨嬰」。因為這種家長都是追求完美的家長。那麼他愛挑毛病,追求完美的家長,容易看出孩子的優點還是缺點呢?一定只看缺點。

孩子考99分,他會說:「哎,那一分哪去了?」甚至孩子考了100分,他還在想:你們班到底有多少考100分的呢?所以,如果只看孩子的缺點,孩子自信還是不自信呢?他就會自卑啊,並且這種家長養出來的孩子沒有快樂感,他怎麼能快樂呢?他總被你挑毛病,這種家長養出來的孩子容易抑鬱。不是危言聳聽,抑鬱症就是一個該高興的事情高興不起來超過2周,你就可以考慮是否看心理醫生了。而現在很多的青少年抑鬱症,甚至出現了微笑抑鬱症,看起來那是得了抑鬱症。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你會發現,現在的孩子沒有快樂,他為什麼沒有快樂感,因為他們都是被追求完美的、刻板的、焦慮的家長養出來的。這種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會很痛苦,嫉妒心很強,並且這種家長很要面子,這是第二種類型的家長。

想知道另外兩種類型的父母,請關注敏姐明天的今日頭條,明天的內容更精彩,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