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預防寶寶蚊蟲叮咬

每每到了夏天,蚊蟲叮咬是一件很煩人的事,看着寶寶手腳上一個個紅腫的包塊,心疼又無奈,只能加倍小心。其實孩子手上包塊的大小與紅腫程度,取決於孩子對該昆蟲所釋放毒素的敏感性。雖然大多數孩子只會出現輕微的反應,但那些對於某些昆蟲毒素敏感性很高的孩子卻可能出現嚴重的癥狀,需要急診治療。甚至碰到毒性強的蚊蟲可能致命。

總的來說,蟲咬通常不是一種嚴重的問題,但有時候,被蟲蜇卻比較麻煩。雖然被很多蟲子(例如,黃蜂、火蟻等)蜇了可能只會引起局部腫脹和疼痛,但嚴重的過敏性反應也是有可能發生的。貓蚤、犬蚤、臭蟲和蚊子叮咬引發的遲髮型過敏反應十分常見,雖然會引起不舒服,但不會危及生命。不幸的是,一些孩子會出現慢性瘙癢皮疹,持續很長時間且不易治療,也就是所說的丘疹性蕁麻疹

治療

雖然蚊蟲叮咬會有一些不舒服,但被叮咬的病灶一般不需要醫生的治療就可以在第二天消失。為了減輕蚊子、蒼蠅、跳蚤以及臭蟲叮咬帶來的瘙癢感,可以用一條涼的濕毛巾進行冷敷,並用爐甘石洗液或低藥效的局部類固醇葯作用於感染部位。可使用口服抗組胺葯控制瘙癢。如果孩子被馬蜂或蜜蜂蜇了,將一塊布浸泡在涼水裡,並將濕布按壓在被蜇處以減少疼痛和腫脹。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布洛芬)可能會有幫助。如果癥狀持續或難以控制,請諮詢醫生。如果紅腫嚴重,醫生可能給你的孩子開一些口服類固醇藥物。

如果孩子捅了蜜蜂窩,讓他儘快離開現場。蜂刺的底部會釋放一種警報信息素,招引其他蜜蜂也來進攻。儘快徹底移走皮膚中留下的刺可以防止體內積累過多毒素。如果被叮後的刺肉眼可見,可以輕柔地用信用卡等類似卡片或你的指甲把它水平地從皮膚里刮出來。避免用鑷子之類的工具擠壓病灶,將刺擠出,因為這樣做可能導致更多毒素被釋放到皮膚中。在被蜜蜂或蚊子叮咬後的2~3天,皮膚有可能變得更為腫脹。

為孩子修剪指甲並保持短而乾淨,這樣可以降低孩子抓搔叮咬部位而感染的風險。如果因為抓搔發生了感染,蚊蟲叮咬的部位會變得更紅、更大、更腫。一些病例中,家長可能觀察到孩子被蚊蟲叮咬的部位附近出現了紅色的抓痕或黃色的液體,甚至孩子還會出現發熱。請醫生立即為孩子檢查發生感染的被咬的部位,因為這種情況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

如果孩子在被叮咬後,出現了下面一些癥狀中的一種或幾種,立即諮詢醫生尋求醫學方面的幫助。

■ 突然出現的呼吸困難。

■ 虛弱、萎靡或失去意識。

蕁麻疹或全身瘙癢。

■ 眼周、嘴唇或陰莖格外腫脹,影響孩子的視力、進食或小便。

如何預防

要預防所有的蚊蟲叮咬是不太可能的,但通過遵守以下指導原則,還是可以減少孩子接受治療的次數。

■ 遠離昆蟲築巢或聚集的區域,例如,垃圾桶附近、水塘、未加蓋的食物和甜點、果園以及開花期的花園。

■ 如果你得知孩子有可能暴露於有蚊蟲的環境里,一定要給他穿上長褲子和輕便的長袖襯衫和能遮住腳趾的鞋子。

■ 避免給孩子穿鮮艷或有花樣圖案的衣服,因為它們很容易吸引蚊蟲。

■ 不要給孩子用香皂、香水或髮膠,因為它們也很招蟲。

■ 家裡盡量不要有積水,特別是陽台養殖大量花草的,極易生蚊蟲。

■ 可以給寶寶使用防蚊貼,其實就是驅蚊葯,但不過應該盡量少將它們用到嬰幼兒身上。事實上,最常見的一些驅蟲藥包括避蚊胺,是一種化學成分,不推薦用於2個月以下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童使用的驅蟲葯中避蚊胺含量應不超過30%。局部治療和口服抗組胺葯對總是出現瘙癢小包的孩子沒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