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市北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預防兒童「甲低「,從孕期補碘開始

✔ 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也是人類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關鍵元素。孕婦是缺碘易感人群,妊娠早期是胎兒大腦的快速發育期,而妊娠前三個月胎兒的甲狀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其甲狀腺激素主要來自孕媽媽,故孕媽媽甲狀腺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和成熟,對嬰幼兒時期的神經智力發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 胎兒所需要的碘全部來自母親,孕婦碘營養不足會造成胎兒缺碘。如果孕期嚴重缺碘會出現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妊娠期和哺乳婦女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多於普通人群,需要及時補充適量的碘。

避免碘缺乏和碘過量

✔ 備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每天至少攝入碘250μg,服用含碘食鹽應注意每天總攝入碘量,如果每天攝入碘超過500μg,有導致胎兒甲減的風險。

做好甲狀腺疾病篩查

✔ 備孕時進行血清TSH檢查,TSH是篩查甲狀腺疾病的最敏感指標,早發現早治療有助於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 初次孕檢時要進行臨床評估,篩查指標包括血清TSH、FT4和TPOAb,且建議孕8周前進行,有條件者可動態監測尿碘水平;

✔ 妊娠前甲功正常、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的孕婦,應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

孕期患甲狀腺疾病的癥狀

✔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多表現為代謝亢進、易激動、怕熱多汗、皮膚潮紅、脈搏快、凸眼、手震顫心律不齊等,嚴重者會出現甲亢危象,表現為焦慮、煩躁、噁心、嘔吐、休克甚至昏迷等;

✔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主要表現為全身疲乏、睏倦、記憶力減退、聲音嘶啞、表情獃滯、頭髮稀疏、嚴重者出現心臟擴大心包積液等。

妊娠合併甲狀腺疾病的危害

✔ 妊娠合併甲狀腺疾病對妊娠結局有不良影響,不僅僅會損害子代的神經智力發育,還會導致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胎兒畸形等,甚至增加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併症的發生率。

科學應對常見甲狀腺疾病

✔ 妊娠合併甲狀腺疾病應由產科和內分泌科醫生共同診治,遵醫囑服用藥物並定期複查。

✔ 甲減:孕前及時服藥,保證TSH在正常水平;妊娠期根據甲功結果補充甲狀腺素,定期複查甲功以調節藥物劑量;

✔ 甲亢:孕前確保甲功控制正常並平穩後妊娠,及時更換藥物或停葯觀察;妊娠期加強監護、嚴密觀察,控制甲亢發展;

甲狀腺結節:詳細詢問病史,完善體格檢查,測定甲功和甲狀腺彩超檢查,必要時行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學檢查確定良性或者惡性;

產後甲狀腺炎:常見產後1年內發病,妊娠早期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發生風險增加,切記及時就醫遵醫囑調節用藥。

以上內容參考文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和產後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第2版)》[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9,22(8):505-539.

科學預防和篩查先天性甲低

✔ 人體只能從食物或飲水中獲取碘,如果飲食中碘含量長期不足,可能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導致碘缺乏病,兒童的身高、體重、骨骼、肌肉等生長發育和性發育都有賴於甲狀腺素,如果缺碘,則會導致兒童體格發育落後,尤其在兒童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母孕期開始到嬰兒出生後3歲)缺碘,則會導致兒童智力和體格發育落後。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先天性甲低)是由於新生兒甲狀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飲食中缺碘,致使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分泌減少,導致患兒生長障礙,智能落後的疾病,俗稱「呆小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孩子會出現智力發育障礙和身材矮小。

✔ 寶寶出生後,在足跟部采血,滴在特殊的濾紙片上,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可早期診斷和治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來源:青島市婦幼保健中心)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市北區衛生健康局

官方微博二維碼

市北區衛生健康局

官方微信二維碼

我們將與您分享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進展與成果,將新聞熱點、綜合查詢、保健防病的科學知識送到您的身邊。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健康知識,創造屬於自己的陽光生活。

市北衛生健康

微信號:sbwsjs

新浪微博:@市北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