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食物為什麼要少吃或不吃?

不管是吃奶還是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醫生都會經常告誡家長,盡量不給或少給寶寶吃糖。

很多家長不太能理解,寶寶愛吃甜有什麼不好?

糖果

平時各種健康飲食的介紹,都鼓勵多吃蔬菜水果,水果明明也是甜的,既然水果能吃,為什麼糖就不能吃呢?

其實,我們所要限制的「糖」,和大家理解的「糖」並不完全一樣。

糖本身並非不好,相反,它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之一

人體有三大供能營養,分別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裡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的就是糖。

人體所需能量的70%左右都由糖來提供,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糖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蔗糖、果糖、乳糖、葡萄糖、澱粉、纖維素等等多屬於糖類。

除了纖維素外(作為益生菌的食物發揮其他作用),其他都會在人體內或直接、或間接地被吸收利用。使用不完的糖,部分轉化為脂肪儲存,部分變成糖原儲存,等到身體需要時再拿出來用。

寶寶需要迴避的是「額外添加」的糖

我們鼓勵寶寶多吃天然食物,而糖分在天然食物中分佈廣泛,比如水果中有果糖、葡萄糖,糧食中有澱粉,奶類中有乳糖等等。

天然水果

正常情況下,只要寶寶的飲食搭配科學、進食量合理,攝入的糖分完全能夠滿足身體所需。

而天然食物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只含有糖,而是富含多種營養素,包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等。

進食天然食物,不僅能滿足身體活動所需要的熱量,也能獲得生長發育所需的其他營養。但人工合成、加工或提取的糖,成分就非常單一了,絕大多數除了糖基本不含其他營養物質,使用這些糖製作的很多食品,比如糖果、飲料、點心等,含糖量和甜度也都比較高,往往吃很少的量可能就已經糖攝入超標了。

過多的糖不僅容易誘發寶寶出現齲齒、肥胖等,還會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對寶寶的遠期發育和成長不利。

同時,過重的口感也會讓寶寶更容易產生口味偏好,以後出現偏食、挑食的機率也更高,不利於培養好的飲食習慣。

所以,對於嬰幼兒的飲食,我們建議還是應該盡量堅持天然、清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