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2020年11月26日16:48:08 育兒 1733

一個童話般的理財故事,

一幅沒有畫框的風景。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錢錢是只會說話的狗,它教一個12歲的小女孩學會了與錢打交道的方法。小女孩不僅自己掌握了使用錢的技巧,還幫助父母走出了財務危機。

我們自己在12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就是閱讀的樂趣,從書中看到一些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換個視角來看看這個世界。

《小狗錢錢2》用一個驚險刺激的冒險故事告訴孩子,世界上比金錢更重要的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美好品格。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故事 · 簡介

吉婭和錢錢在去「秘密據點」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婦人,得知去美國會有很多危險,吉婭感到很害怕。老婦人將自己的手輕輕地放在了吉婭的手上,她看上去是那麼慈祥。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只聽她說道:「在你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比尋找白色石頭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不去尋找,當然可以避免很多危險與問題,可你也將無法獲得你本來能夠得到的幸福。」

儘管吉婭並沒有完全理解老婦人的話,但她還是體會到了話中的意味。吉婭徹底明白了自己別無選擇,於是她堅定地說:「我不但要到美國去,而且還要尋找那塊白色石頭。即便我還不知道它的確切含義,即便要面對很多危險,我都義無反顧。」

錢錢語錄

人們通常並不把自己已經理解的事情看作是奇蹟。但是每一次的幫助卻都是奇蹟。

《小狗錢錢》被譽為《富爸爸窮爸爸》的童話版,雖然是以小孩子的角度去講述一些金錢方面的知識,但裏面涉及的觀念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受益匪淺的,尤其是關於人性、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等方面的啟示,對成年人來說,觸動也是很大的。

作者博多·舍費爾被稱為「歐洲理財大師」,他寫給成年人的書《財務自由之路》是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連續110周佔據德國圖書排行榜榜首。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他把自己最核心的思想和方法提取出來,編成一部童話故事,用所有孩子都喜歡、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講述出來,教孩子們正確認識財富、創造財富,這就是《小狗錢錢》。

《小狗錢錢》是歐洲最暢銷的理財童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生活中的經濟學道理,用童話故事幫助孩子了解金錢的真相,學習投資理財的方法。

很多孩子都對這本書愛不釋手。一位家長告訴我們:「孩子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書都快翻爛了!」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聽故事 l 小狗錢錢(41) - 放大鏡(中) - 天天要聞

點擊,收聽小狗錢錢全部音頻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着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着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