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不愛聽的100句話之「你怎麼沒大沒小」

2020年11月21日12:28:04 育兒 1287

孩子最不愛聽的100句話之「你怎麼沒大沒小」 - 天天要聞

泉泉不到六歲,對客人無禮是媽媽最傷腦筋的事情。家裡一來客人,不論是大人還是有小朋友一同來,他都出人意料地表現出霸道、沒禮貌,有時候還當著客人的面耍脾氣;如果有同齡的小客人,他還會和人家搶吃的、搶玩的,很不友好!

一天,媽媽多年未見的同窗好友突然登門拜訪,媽媽讓泉泉叫阿姨。泉泉瞥了一眼說:「大肥婆。」媽媽一聽,覺得很沒面子,就斥責說:「你怎麼這樣沒大沒小  !」泉泉卻毫不示弱地回答:「她本來就很肥嘛!」

當孩子表現出不禮貌的行為,大人們總會搖頭說:「這孩子怎麼這樣沒大沒小!」孩子的父母聽了,會臉紅不止,甚至會當面對孩子進行斥責。

在某些狀況下,孩子是真的不清楚合理的行為規範以及界線在哪裡——為什麼不能和老師爭辯?為什麼不能在阿伯面前發飆?為什麼有些話對着大人說就是沒大沒小?此類人與人互動的準則,正是初進學校的孩子們學習的重要內容。但常常在孩子學會之前,可能早就已經犯「N」次令人不悅的錯誤了。

另一些情境中,孩子是故意挑釁的,這最讓「高高在上」的大人們感覺受到侵犯。頂撞、反抗,那些不規矩的表達方式,傳達的不只是「己之所欲」,而是有強烈的不滿與不順從。

換個角度想,長輩對小孩兒來說,充滿權威,卻也代表着強有力的支持。他想引起你的注意,也想抗拒你的權威;想確定你的保護,也巴望着逃離你的限制,這就是孩子、也是我們在人群中尋求獨立卻需要維持聯繫的過程。他不是不懂得該尊重,而是他還在尋找那一個擁有你的關注又不失去自己的平衡點。

實際上,這個問題首先要問父母,你期待孩子從哪兒學會「遇見師長要問好,在公共場所不爭吵」這些行為?

而後,父母應該反思一下後面的幾個場景——是不是孩子一鬧脾氣,每次都能達到目的?父母是否總是順其意或是每回都跟着發怒?爸媽自己對待其他長輩時,是不是同樣地「目無尊長」?爸媽曾經和孩子細細談過關於彬彬有禮這一回事嗎?還是通常透過處罰、怒罵,使孩子知道下次不可以這樣?……

爸媽需要想清楚的是:我們想要孩子有大有小,是要灌輸他對長者的戒慎和恐懼,還是希望他能通達事理、行事合宜?回歸到最核心,其實還是「尊重」吧!

引導孩子,我們尊敬的是輩分、是知識、是理、是歷練、是情分、是人與生命,其中包括自己,以及其他人。「禮」,是指行為標準必須留有彈性,因時因地調整,這需要經驗和提醒。

孩子最不愛聽的100句話之「你怎麼沒大沒小」 - 天天要聞

而「敬重」的心情,是這些舉止最初的動機,需要父母的照顧,需要陪着孩子堅持。帶着孩子觀察並體會行為「有大小」的人,會讓人感覺舒服、愉悅與溫暖。孩子會很樂意學着成為「有大小」的人,除了因為發現「大小」之理,也因為他們發現了成為這樣一個好人的價值。

小陳家的小侄女和她特別親。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小侄女卻一個勁兒地吵鬧,也不理會客人的招呼。過後小陳與她玩過家家,小陳是「主人」,小侄女是「客人」。「客人」來了,小陳沒有像往日一樣用果凍等一些好吃的東西招待小侄女,而是對她不理不睬。小侄女委屈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時,小陳才對她說:「姑姑不理你,你是不是不高興了?那剛才來的那位客人,她向寶寶問好,寶寶不理睬她,客人是不是也不高興呢?」小侄女似乎聽明白了。以後家裡來了客人,她也會主動打招呼,有時還會將自己的水果拿出來招待客人。

其實,只要大人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告訴他們,孩子很快就能明白道理,並且能做得很好的。

孩子最不愛聽的100句話之「你怎麼沒大沒小」 - 天天要聞

圖文來自於網絡,如侵權請告知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