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2020年11月19日23:56:04 育兒 1412

編者按:

近年來,「要不要帶孩子參加葬禮」這一問題在「知乎」等網絡平台上引發了不少討論。這個問題的爭議性是多方面的,其中除了對孩子生理和心理條件的探討,對家長決策的反思,還涉及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殯葬活動中能夠得到怎樣的生命體驗。

在探索建設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拓展殯儀館、公墓生命文化教育功能的當下,我們尤其應當追問的是,結合孩子們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殯葬場所能為這些參與殯葬活動的孩子與家庭提供怎樣的服務?

對於這些問題,不少一線的殯葬工作者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起來看看吧!

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 天天要聞

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帶孩子前往公墓參加葬禮,是一個生命文化教育的天然機會。在公墓接近自然的環境中,孩子能夠較好地了解生命從誕生到消逝的自然規律。參與親人整個葬禮的過程,有助於幫助他獲得對生與死的關係的體驗。

對於公墓來說,應該充分激活豐富的人文資源,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生命文化教育。

江西西山萬壽陵園:參加公墓葬禮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 天天要聞

首先是公墓的環境營造。總體來看,目前滬上的公墓環境與氛圍都越來越像花園、公園,整體上能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放鬆感、愉悅感。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有一些符合孩子心理的富有野趣的景觀和兒童活動設施,不僅會讓墓園錦上添花,更能夠讓孩子較快地融入公墓這個環境,讓客戶感到欣慰。

其次是墓園在策劃葬禮的過程中,應把孩子看作是與成年人同樣平等的參與者。墓園可以提前了解葬禮中是否有孩子,大致的人數與所處的年齡段。在各個環節的設計方面,可以準備一些富有童心的布置,或者贈送一些生命主題的繪本(市面上有不少)。

除了這些公墓傳統的功能之外,墓園也可以根據參觀者的年齡特點,開闢一條適合孩子參觀遊覽的講解線路,類似於親子徒步線路,挑選合適的參觀點,在行走中感受自然,通過讀碑文感悟生命:如在英烈苑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名人苑區試着探討人生該追求什麼,甚至是到同齡人的苑區看一看他們的親人有多麼不舍等。還可以穿插一些與生命文化教育有關的互動環節,如給逝去的親人寫張卡片,就身邊曾發生過的死亡事件(動物也可)談談自己當時的感受和想法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