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姐妹,歲數30+了,怕懷孕有什麼風險,於是去醫院做孕前檢查。然而,2天後,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醫院那邊來電,說她的HIV檢測結果是陽性!而老公的檢查結果是陰性。
HIV,全名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主要通過性、血液、母嬰進行傳播。
這位姐妹面對這樣的檢測結果是一臉茫然,心裏想着,我沒有出去亂搞過,怎麼會感染了艾滋呢?
經過再三排查,鎖定半年前在非正規醫院做過的那一次乳腺纖維瘤手術。
我們常常認為,艾滋是不潔性行為的產物,但缺忽略了,整容、做手術、獻血等等,都是它傳播的極佳途徑;我們常常認為,艾滋是絕症,如果得了艾滋,就等於生命判了死刑,更別說還想生兒育女了,卻不知道其實艾滋病毒,若及時檢測發現,是可以服藥控制的。
關於艾滋,有種種的「偏見」和「知識盲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做孕前檢查查出HIV陽性,還能要孩子嗎?
先說結論吧:
HIV 陽性的母親,一樣可以生下健康寶寶
如前文所說,HIV 的公認傳播途徑包括血液、母嬰、性傳播三種途徑,其中,母嬰傳播在欠發達地區里依然非常普遍, 每每報道的數據都讓人觸目驚心。
那為什麼還說感染艾滋的女性依然可以生下健康寶寶?我們要分兩個情況來看:
1)如果不做任何干預措施,HIV 母嬰傳播的概率在15%~45%之間。 從數據看,母嬰傳播確實是傳染艾滋的重要渠道。
2)如果在孕前或孕期進行及時的干預措施,感染風險可以控制在 5% 以下,有些情況甚至可以低於 1% 。也就是說,母嬰傳播渠道幾乎是可以控制的。
換句話說,HIV 陽性的媽媽想要生下健康的寶寶,就需要通過醫學手段進行干預。
那怎麼干預呢?我們需要從 HIV 的母嬰傳播機制說起。
HIV母嬰傳播機制
HIV 的母嬰傳播,也叫垂直傳播,主要指感染 HIV 的母親在懷孕、生產、哺育三個階段將 HIV 傳染給寶寶。
女性在感染 HIV 後,未經治療下,血液和陰道內會有大量 HIV 病毒。
然而由於「胎盤屏障」的存在,母血和胎兒的血液通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交通,胎兒在媽媽肚子的「宮殿」里生長是相對安全的。
但是任何破壞胎盤屏障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母血和胎血交通,造成感染。
最常見的破壞是臨產的宮縮過程,它會造成胎盤損傷,從而導致少量的含有病毒的母血通過胎盤、臍帶進入胎兒體內。
這也是什麼說HIV 母嬰傳播中最主要的傳播時機是生產階段。
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損傷胎盤的因素嗎?有,包括:其他細菌病毒感染,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腹部損傷,生理畸形,煙酒等。
所以說,如果什麼都不做,那麼建議艾滋感染者不要生。如果想要生,就一定要諮詢醫院,做好充足的干預措施。
如何進行母嬰干預
那麼,母嬰干預又稱為母嬰阻斷,母嬰阻斷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具體包括:
合理的藥物治療:服用抗病毒藥物,控制體內病毒含量、提高免疫力水平;
合理的生產方式:選擇剖腹產避免「母嬰輸血」;
合理的哺乳方式:生產後對嬰兒進行暴露後預防等綜合干預措施。
2005 至 2009 年間,我國的研究人員曾在雲南鄉鎮 HIV 陽性群體做過母嬰阻斷研究。最後生產的 193 例嬰兒僅有 2 例 HIV 檢測為陽性(陽性率約 1%)。
要注意,這個 HIV 母嬰阻斷的效果已經和發達國家相近了。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 1% 的概率也是概率,也有感染的風險。
也許對於看客而言,一句「不如不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對於醫生和患者來說,救人和求生才是關鍵。
那這時,對於孕媽、孕媽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以及背後整個家庭來說,看到的就不是 1% 感染的風險,而是 99% 成功的希望。
12.1世界艾滋日,一起為艾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