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的小孩可能是扁平足嗎?不急,先一起來了解『扁平足』吧!
一、什麼是『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是指足弓形成受到一些問題影響,造成其足弓可能在站立或平躺時消失,就稱作扁平足,扁平足的患者可能在外觀上會呈現後足部外翻及站立時腳弓很接近地面或直接與地面接觸。
另外可能平衡力較弱,導致走路時容易跌倒或容易走一段路便出現腳酸的癥狀,如果有以上『蛛絲馬跡』,建議就診,並做篩檢評估。
二、扁平足自我檢測方法:
我們可以在小朋友『站着』的時候,在腳上畫三個點:
方向:沿着大拇指『內側』往腳踝的方向摸會摸到三個凸點
第一個點:大拇指突隆(大拇指根部凸點)
第二個點:舟狀骨(腳內側中間用力壓,會壓到一個最凸出的點)
第三個點:內側腳踝下緣
我們試着將第1點跟第3個點連起來形成一條線,若第2點在這條線上為『正常』,若在線的下方則為『扁平足』,若在線的上方則為『高足弓』。
以上,恭喜你已經完成『扁平足』的自我檢測!
1. 大拇指突隆
正常足弓
看到了嗎?我女兒4歲0個月的腳,足弓已經發展出來;我兒子2歲5個月的腳,基本上腳還是肉肉的,足弓也尚未發展完全。因此,足弓的發展一般情況下,會隨着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好。
三、扁平足什麼時候需要治療嗎?
●4歲以前:小朋友在0~4歲時,因為肌肉骨骼尚未發展完全,故有『假性扁平足』之稱,顧名思義,4歲之前大多數的孩子足弓仍然塌陷,所以建議觀察即可。
但,小朋友如果在3歲時,合併腳踝嚴重外翻、協調性問題(走路常常跌倒受傷)、穩定度不足、甚至動作遲緩(不會跑、跳)...等等,如有以上問題,建議應及早就診。
●4到8歲:正值足弓發育的時期,這時如果足弓仍然塌陷,建議『下肢肌力運動』及『拉筋運動』以誘導足弓發育,可評估是否需要矯正鞋墊刺激足弓發育。
●8歲以上:由於骨間關節大致成形,建議持續進行運動治療,並使用功能鞋墊改善其異常之生物力學,而不以『矯正』為目的。
●扁平足的小朋友很少需要外科手術,若嚴重的話才考慮手術治療。
總結:
其實,醫生看『扁平足』的問題,不單只是扁平足的外觀,而是造成扁平足背後的問題。
臨床上也有因韌帶撕裂、肥胖、肌肉張力低,而造成扁平足的個案,而造成扁平足的根本原因必需先解決。
所以建議,如果你對孩子的『腳』的骨骼發育存有疑慮,建議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