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2025年03月31日20:50:41 育兒 7503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美國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通過研究發現:

維持關係需要反人性,去付出大量的「情緒勞動」。

從人的天性出發,人都喜歡被理解,被傾聽,被賦予情緒價值。

可如果一方承擔了過多的情緒勞動,而另一方卻一直予取予求,那麼這段感情遲早會分崩離析。

任何一段關係,都需要違背人性,才能長久維繫。

1

長久的關係,要反索取

知乎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一段關係會破裂?

有個高贊回答是:有來、無往,有付出、無回應。

博主趙蘭說過她和朋友楊麗的故事。

兩人是同學,畢業後也在同一城市工作,關係一直比較熟絡。

但在這段關係里,楊麗一直是索取方。

兩人一起出去吃飯,每次都是趙蘭付錢,楊麗總是找各種理由開溜。

趙蘭買了香水,楊麗也要先拿個小瓶子灌走一半。

對於這些,趙蘭雖心有不快,但看在兩人是朋友的份上,也沒有過多計較。

直到前段時間,趙蘭投資入股了一家火鍋店。

開業當天,楊麗帶着一幫朋友不請自來,美其名曰幫趙蘭的新店增加人氣。

點菜的時候,她們也專門挑貴的點,一點就是一大桌,搞得趙蘭和合伙人都非常尷尬。

下班後,趙蘭找到楊麗說了這事,沒想到楊麗卻完全不以為意,還直言她太計較。

此話一出,趙蘭頓時怒不可遏,直接跟對方絕交,與她徹底斷絕了來往。

這世上所有感情的維繫,都在於互相成全,而不是一個肆無忌憚地索取,一個勉為其難地接受。

所有關係都是相互的,沒有人會喜歡和索取上癮的人做朋友。

就像有句話所說的:「我贈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間真情能長存莫不因此。」

若要一段關係長存,就必須有來有往,將心比心。

只有把禮尚往來做到極致,這段關係才能經久不衰。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2

長久的關係,要反消耗

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來自作家李尚龍的一段經歷。

李尚龍因為職業的緣故,很少有時間打理自己的形象,穿衣服也不太講究。

本來這個事旁人也不會說什麼,但有個朋友卻總是說他衣服太丑、太土,甚至當著其他人的面也不會嘴下留情。

還有一次,李尚龍花了三天三夜,寫出了一份自己非常滿意的劇本。

他興奮地發給這位朋友看,但對方脫口而出的卻都是貶低的話。

為此,李尚龍只覺得跟其相處非常窒息,於是漸漸不再與他聯繫,最終與之相忘於江湖。

第二個是媒體人意公子的故事。

意公子有一個朋友,總是能帶給她舒心和愉悅。

每當有高興的事情,意公子總願意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每當心煩的時候,意公子也總會找他傾訴。

為什麼意公子能跟他這麼交心?

原來,意公子每次找對方聊天,對方總是安靜地傾聽,從不反駁,從不指責。

意公子工作上有了些想法,對方也是毫不吝嗇的誇讚,可以說是情緒價值拉滿。

正因為有這個朋友的存在,意公子才感覺很多煩惱有了傾訴之處。

上面兩個故事,其實就是人際交往中最典型的兩種關係:消耗型,和滋養型。

在消耗型關係中,溝通往往是單向的,充滿了批評和指責;

而在滋養型關係中,雙方溝通則會出現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是因為消耗型關係中,人都喜歡順着自己的本性去表達。

但在舒服的關係里,人都會克制自己的表達欲,去尊重、迎合對方的想法。

這也告訴我們:要想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一定要少消耗,多賦予。

給予對方足夠多的包容和體諒,他人才會還你一份深厚綿長的友誼。

任何長久的關係,都是反人性的 - 天天要聞

3

長久的關係,要反佔有

相信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自己最好的朋友,跟別人玩得好時,你就會感覺到患得患失;朋友長時間不跟自己聯繫,你心裏也會不好受。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都是人內心深處的佔有慾在作祟。

但一味佔有,不僅不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反而會讓對方覺得窒息,加速遠離你。

克制自己的佔有慾,保持邊界感,才能讓關係久處不厭。

20世紀20年代,翻譯家王際真和沈從文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兩人成為至交。

幾年之後,王際真決定去美國深造。

很多捨不得王際真的人,都找到沈從文,希望他勸王際真留下來。

但沈從文卻表示,自己不干涉王際真的選擇。

最終王際真去了國外,並逐漸在那裡站穩了腳跟,他跟沈從文也始終有着書信聯繫。

有人見他們感情這麼要好,就建議王際真勸沈從文出國,來此謀更好的發展。

王際真直接搖頭拒絕,說:我知道他是不會離開故土的。

這種互不干涉的相處模式,也使得兩人保持了終身的友誼。

而現實中很多人,因為心底的佔有慾,總是希望與別人親密無間,甚至干涉對方的決定。

結果因為靠得太近,彼此的關係反而更加難以維繫。

陳果曾說:「人與人,就像兩個王國,各自應當保持着寬闊、自然而舒適的疆域。」

哪怕交情再深,也不要去干涉別人的事情;

哪怕再緊密,也要給彼此留出空間,相對佔有,絕對自由。

如此,一段君子之交,才能細水長流。

聽過一個「漿糊邏輯」的概念:

如果人與人相處,沒有間隙,任意索取,不分彼此,關係就會亂成一鍋粥,矛盾也將隨之升級。

任何關係的維繫,都需要去克服人性中的苛責與挑剔。

做到付出而不索取,體諒而不消耗,親密而不佔有。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才會如兩棵大樹般,各自生長,相互滋養,彼此守望。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 天天要聞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電影《梅根2.0》(M3GAN 2.0)發佈全新預告,影片製片人溫子仁,主演維奧萊特·麥格勞,還有30個「梅根」在現身。預告中,機械舞姬梅根伴隨着「插排姐」查普爾·羅恩的《Femininomenon》熱舞登場。《梅根2.0》故事發生在梅根(珍娜·戴維斯 配音)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