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2022年10月14日09:55:14 育兒 1243

C媽 CC爸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是教導孩子要誠實,鼓勵孩子說真話。

而孩子確實是不辱使命,但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是雷死人的程度。

有位小夥伴說:假期帶孩子去參加婚禮,期間碰到了好久沒聯繫的朋友,朋友打扮得非常漂亮、時尚,我和孩子說「寶寶,叫阿姨,你看阿姨今天打扮的多漂亮」,朋友見到孩子也很熱情,蹲下身子和娃打招呼「你好啊,小朋友」,結果,你們猜怎麼著,這孩子捂着嘴說」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呀」。搞得所有人都很尷尬,當時我只能硬着頭皮和朋友道歉,然後佯裝生氣地說孩子「哪裡臭,你一大早就也說我有味,大家吃了早飯肯定都有味道的」。

大家聽完,也紛紛倒苦水。

童言無忌的殺傷力真的太太太大了。

畢竟我媽媽已經很大了,多大了?快三十了,三十了,十了,了。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都多大歲數了還可愛!?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有胸的才能叫阿姨,你還沒有胸,所以我叫你姐姐...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真的,己方家長已經石化。

我們鼓勵真實,因為真實的語言是最有力的。

但真實的話也可能帶來尷尬和窘境,面對孩子的「實話實說」我們該怎麼辦呢 ?

一、這兩件事千萬不要做!

1、逼孩子道歉

很多時候,孩子的話確實很讓人尷尬,也無意間會冒犯到他人,這個時候,我相信大家都不想被人當成「熊家長」。

所以,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趕緊拉着孩子道歉。

「不好意思哦,小孩子不會說話,快給叔叔\阿姨道歉」

或者為了平息對方的怒火,指責孩子:

「你這樣說話,很沒禮貌」

之前,遇到一個孩子指着對面的一個穿襯衫的中年男性問:」媽媽前邊那個人的肚子好大呀,他是肚子里也有小寶寶了嗎?」對方聽完臉色立馬不耐煩了。媽媽見狀立馬嚴厲呵斥孩子:「別瞎說,男生怎麼會有小寶寶」。但孩子突然被呵斥了也很委屈「那他的肚子怎麼會那麼大呢,比圓圓媽媽的肚子還大呢,可是圓圓媽媽肚子大是因為有小寶寶呀」媽媽愈發尷尬,滿眼都是,你可別說了,哪有為什麼,難道我說是因為太胖了?「你怎麼這麼沒禮貌,趕緊道歉,不然我生氣啦」最後,孩子迫於大人的壓力道歉。

社會上因為孩子一兩句「童言」引發的大人之間的衝突也不少。

  • 有人氣孩子「沒禮貌」說錯話,家長還不管。
  • 有人惱不該跟這麼小的孩子斤斤計較。

但反過來看孩子,大都是一臉驚恐+蒙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而在那種情況下,把孩子拉出來道歉或是訓一頓是最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

因此,很多時候,大人為了自身的面子而去否定、批評,甚至逼孩子道歉。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非論個對錯的話,孩子也並沒有錯,他們只是說了實話,雖然有些實話大人不能坦然接受。

所以 ,我不會逼孩子道歉,但會替孩子道歉。

「抱歉,孩子沒有惡意,不好意思」

2、坐視不管

雖然,咱不強迫孩子道歉,但也並不是就不管了。

若是放任不管,那孩子指不定還會說出什麼驚人言論。

有次,參加一個團體活動,一個看上去已經10來歲的孩子,說話依然無禮。

他和別人見面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穿得好破呀,你家窮的買不起條褲子嗎?」。

組隊賽跑時,有一個比較胖的女孩,他嫌棄說「媽媽,她也太胖了吧,胖子會拉低我們隊的成績的」。

他的媽媽趕緊打圓場「童言無忌」。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這類孩子,通常跟大人說話態度也很差,有人坐了他的位置,會很不客氣地說「你起開,這是我的」。

如果說,3、4歲孩子實話實說,大家還會認為可愛。但若是8、9歲還不分場合的實話實說,那就是口無遮攔,說話沒有分寸,實實在在的熊孩子了。

而童言無忌絕對不是孩子的免責金牌。

我們總說孩子是樹苗,生出了斜枝,父母不去修剪,必然會長歪。

孩子不會一夜之間長大,一夜懂事,一夜從出言不遜到禮貌彬彬。

也因此,我們需要教導孩子說話的藝術。

一個孩子說話的分寸,正是TA的家教體現。

若是孩子說話,一直沒有分寸,甚至是無禮,不如反思,是不是缺了在這方面的引導?

二、該如何引導孩子會說話?

1、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孩子的話都是沒有惡意的,他們只是不知道,有些「實話」會讓別人難受。

就拿文章開頭同事的例子,孩子很嫌棄的說朋友嘴巴臭。

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對於5、6歲以下的孩子,不必要求孩子道歉。

大人自己可以第一時間對朋友表示歉意,孩子確實對味道比較敏感,也會經常說我們嘴裏很臭。

其次,私下教育孩子,在面對他人,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人時,不能什麼都說。

有些話,我們需要在心裏想一想,如果我是TA,聽到這些話會開心嗎?

  • 比如,寶寶你上幼兒園的時候,是不是有次沒憋住拉褲兜里了?
  •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身上好臭呀,你是不是拉褲兜了」你是不是也很不開心,覺得又羞又氣?
  • 比如,到別人家做客,你覺得晚飯不好吃,直接說「好難吃呀」,表達的雖然是自己的觀點,但卻忽略了別人在認真給你準備食物過程中的真心。
  • 比如,碰到身體有缺陷或有疤痕的人,你覺得「他好奇怪,很嚇人」,你表達的是自己的感受,但別人也不想這樣,你的話就傷害了他。

辛辛苦苦製作的食物,被嫌棄說「難吃」。

天生殘疾,本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玩耍,還被說「嚇人、奇怪」

是不是,想想就覺得傷心?

所以呀,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的話,別人更不會喜歡啦。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語言是有分量、甚至是會傷人的。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當孩子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也就更能理解語言的重量。

讓孩子對自己說出口的話,保持一點敬畏之心,慢慢他就能學會「慎言」。

2、教會孩子分辨場合的能力

除了學會換位思考,我們還需要教會孩子分辨不同的人群或場合。

①關於不熟的人,外貌、穿着打扮、身體狀況等,這些事情不隨便評價

尤其是別人的隱私,不隨意說,更不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

因為,高矮胖瘦,外貌、膚色等都不是個人能選擇的,所以盡量不對別人的外表特徵去評價,哪怕你覺得你說得已經很中肯了,但可能別人並不喜歡。

比如小區里有一個大哥哥,老是喊你「小黑妹」,你不開心,雖然那個哥哥覺得,你確實沒他白,但一樣不喜歡。

②面對特殊的人群,比如殘障人士,或是有點「特殊」的人

之前,CC幼兒園裡有一位同學,臉上有一塊胎記,班裡有些調皮的孩子會喊她「醜八怪」。

為此,老師還特意給我們家長發過微信,囑咐自己的孩子不要取笑、嘲弄她,也不要總是好奇地盯着看。

那時,我就趁着那次機會跟CC認真的談過。

如果路上遇到有些「特殊」的人要怎麼辦?

不要竊竊私語,也不要有過多的注視。即使好奇,也要收起我們的目光。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過多的注視,也是一種傷害。

媽媽,阿姨嘴巴好臭啊!說話沒分寸的娃,以後有多吃虧? - 天天要聞

③一些特殊的場合

比如婚禮呀,生日聚會,或去別人家裡做客啊等這些場合,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雖然說什麼是人的自由,但在中國有很多場合,很多人群是對一些話有着忌諱的。

比如結婚的時候,要討彩頭,說吉利的話等。

這些不必一蹴而就,但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慢慢去教孩子,帶孩子去體驗,去學會尊重。

因為不同場合,家長在說話過程中,語言、姿態、語調等的變化對孩子來說都是豐富的學習素材。

尤其是去特殊的新場合,我都會花兩分鐘跟孩子聊聊規則。因為這些場合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是熟悉,但對小孩子而言是陌生的

我們不能憑空要求孩子就舉止得體,所以一定要提前告知。

長期下來,你可能多花了一點交流的時間,但是你一定會擁有一個舉止得體的孩子。

C媽說:大家總是說現在的網絡環境烏煙瘴氣,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就很可能被人追着罵。當然,做自媒體的這些年,我也深有體會。還記得,之前遭網暴而跳樓自殺的18歲B站博主依奈(網名),最開始只是想在網絡中需求友誼和安慰,卻不想因為自己隨便改的一個ID「進不了前3就自殺」(某個遊戲)就遭到了連續3個月的網暴。很多陌生的網友不斷地謾罵、詛咒、詆毀她,直至徹底摧毀了這個本該擁有精彩人生的女孩。如果每一個人從小就能意識到語言的重量,隨口說的一句話既可以溫暖他人,也可以傷害,甚至毀滅他人,傷人的話三思再說。我想,這個社會會少很多傷害。所以,就從我們開始,教會孩子對語言保持敬畏,做一個好好說話的人。很多事情,你可以不贊同、不喜歡,甚至拒絕,但要學會尊重。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從132到104斤,已瘦28斤總結:堅持6個自律行為,肚子扁下去 - 天天要聞

從132到104斤,已瘦28斤總結:堅持6個自律行為,肚子扁下去

上個月有個四十歲的會計大姐找我,她說每天中午啃麵包趕報表,晚上陪孩子寫完作業總想吃點甜的,衣櫃里全是寬鬆連衣裙。我讓她做三件事:把辦公桌抽屜的餅乾換成烤紅薯干,晚上八點後把手機放客廳充電,炒青菜時多放兩勺水用筷子翻熟。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 天天要聞

九旬老人肚子大如西瓜 腹中抽出18瓶「礦泉水」

92歲高齡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奶奶,檢查出腹腔內長出巨型囊腫,面對棘手病情,珠江醫院婦科團隊在多學科協作下打破高齡「手術禁區」,僅用28分鐘成功為患者抽出9000毫升的囊腫液體,相當於18瓶500毫升礦泉水,為患者贏得生機。92歲奶奶3個月內腹部長出「西瓜」92歲的李奶奶(化名)因行走困難長期卧床,自今年2月以來,腹...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 天天要聞

孕婦吃櫻桃的「隱藏福利」,不知道就虧大了!

懷孕後,准媽媽們在飲食上總是格外謹慎,每一口食物都關乎着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櫻桃作為春夏季節備受歡迎的水果,因其色澤誘人、口感清甜,讓不少孕婦垂涎欲滴。但也有準媽媽心存疑慮:櫻桃孕婦可以吃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幫助准媽媽們科學、放心地享受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孕中期准媽媽必看!榴槤這「水果之王」,到底能不能吃?

對於孕中期的准媽媽們來說,飲食選擇直接關係到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每一口食物都需要謹慎考量。榴槤,有着「水果之王」的稱號,以其獨特的氣味和濃郁的口感聞名,然而,它也因高糖分、高熱量讓不少准媽媽望而卻步。那麼,孕中期的准媽媽到底能不能吃榴槤呢?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佈,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聞

加速戰略布局!伊利金領冠全球新品香港發佈,開啟嬰幼兒營養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團在香港舉辦全球新品發佈會,推出金領冠珍護鉑金、金領冠托菲兒敏益、金領冠托菲兒敏初三款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發佈會現場,伊利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領冠」與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連鎖品牌萬寧達成戰略合作,將全面進入香港200餘家萬寧門店及線上銷售,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標誌着伊利嬰幼兒營養品...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