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2022年10月12日18:49:58 育兒 1764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 天天要聞

聊天誤區一:總喜歡指責孩子

家庭教育中,許多父母都喜歡講道理,以彰顯自己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忽視了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更多的是希望他們的父母能聽懂他們的想法。

比如孩子和父母抱怨今天受到了挫折,有些父母會說:「怎麼就你有事,別人都沒事?」

父母這樣一說,孩子就沒話說了,因為孩子覺得你沒有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沒有成為孩子的傾聽者,了解他們的心情。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 天天要聞

聊天誤區二:潑孩子冷水

許多父母認為,誇孩子會讓孩子養成驕傲自滿的性格,在該表揚孩子的時候,卻選擇了貶低孩子或者潑孩子冷水。

比如孩子考取了班級第二名,本以為能受到表揚,父母卻說「怎麼才考了第二名,怎麼不是第一名?」這樣的評價,會讓孩子認為這是一種批評,打壓孩子的自信心。


聊天誤區三:用發火的方式代替心平氣和的教育

有的家長開完家長會後,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後,回家就對孩子狠狠地批評,其實,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對了,家長如果能心平氣和的溝通,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孩子一定會改的,每一個孩子都想通過改變得到父母的誇獎。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 天天要聞


三大溝通技巧

溝通技巧一: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

最好的溝通方法,就是和孩子進行朋友間的溝通。有些家長覺得這件事很困難,實際上,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才能深層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影響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所以,父母與孩子交流最重要的是像朋友一樣傾聽和理解,而不是灌輸。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 天天要聞

溝通技巧二:適當誇獎孩子

家長給予孩子的肯定、表揚,會成為孩子內心的一種力量,孩子即使將來受挫,也能愛自己,相信自己,不會放棄。在誇獎時,要真誠,從心底里認可,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行為,而不是用一些誇張的詞語來讚美他。同時,「名不副實」的表揚,也會讓小孩認為你是在敷衍了事,不把他當回事,造成逆反心理,有時候也會給孩子們帶來壓力,認為他們「配不上」這樣的讚美,從而使他們更加退縮和不自信。


溝通技巧三:與孩子共情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 天天要聞

當孩子受到挫折時,與孩子交流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告訴孩子我理解你現在的感受,然後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愛與了解。這樣的擁抱,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卻能讓一個孩子有很大的安全感。當他們獲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後,消極的感覺就會逐漸消失。


有了傾聽的親子交流,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就會建立起來,而孩子也會更加相信父母,並且樂於與父母相處。


你還知道和孩子交流時要注意哪些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我們!

了解更多生活小知識,歡迎關注「佳運到家」

#父母##孩子##教育##育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亞東縣文化交流及特色產品展銷活動在拉薩開幕 - 天天要聞

亞東縣文化交流及特色產品展銷活動在拉薩開幕

5月2日,「三國同框四季如畫五彩亞東——亞東縣文化交流及特色產品展銷活動」在拉薩香格里拉酒店開幕。亞東當地的藏族藝術家索喃次仁攜手多位區外藝術名家,以桃花為媒,通過藝術作品展現邊境名城亞東的獨特魅力,以及各族群眾如桃花綻放般團結共進、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圖景,更
幫你忙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這4種報答方式 - 天天要聞

幫你忙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這4種報答方式

人處人世間,最讓人溫暖的,其實只有這兩個字:一、恩,他人施恩,幫你難處,解你燃眉之急;二、情,長久的情,陪伴左右,陪你共度朝夕。對你好的人,不吝幫你的人,我們要知恩、領情。記住恩義,懂得回饋;看重感情,不負真誠。真心幫你忙的人,其實我們無需總想請吃飯,學會記住
別人請你吃飯,關係再近,記住這3個不要,人緣會越來越好 - 天天要聞

別人請你吃飯,關係再近,記住這3個不要,人緣會越來越好

人情往來,離不開飯桌上的你來我往。酒局也好,家宴也罷,看似是吃飯,實則是人心與格局的試金石。一頓飯,既能照見一個人的修養,也能折射出一段關係的深淺。若赴宴時只顧自己痛快,卻忽略了分寸與禮節,難免讓對方寒心,甚至讓關係生出裂痕。所以,無論關係多親密,被邀請時牢記
連舊衣服都不捨得扔的人,往往會有這三種命運,很准 - 天天要聞

連舊衣服都不捨得扔的人,往往會有這三種命運,很准

舊物如時光的琥珀,封存着歲月的餘溫。舊房子的一磚一瓦,舊物件的邊角磨損,舊衣服的針腳褶皺,皆是記憶的刻痕。有人將舊物視作負擔,有人卻將其視作珍寶。換季整理衣櫃時,你是否也曾對着某件舊衣躊躇?它或許早已褪色,或許不再合身,卻總讓人捨不得丟棄。這背後藏着的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