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兩件事

2022年10月12日10:19:12 育兒 1088

感統失調可怕嗎?

老岳告訴你,不可怕。只要找准問題根源,第一時間做感統訓練,改善只是時間問題。

那什麼才是可怕的?兩種情況:

第一:你阻止了孩子自我彌補(最常見);

第二:發現感統失調卻沒有及時補救。

感統失調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兩件事 - 天天要聞

全國父母感統密訓營·兒童感統訓練

什麼是「自我彌補」?

相信很多感統失調兒童家長會遇到過這類情況,孩子在陌生環境里瘋跑、東摸摸西碰碰,或者喜歡原地旋轉、看旋轉的燈光、大聲尖叫等等,以上種種都是兒童自我感覺刺激彌補的表現,也就是「感覺尋求」。

事實上,人類的大腦要想維持正常的神經機能和狀態,一定量和一定水平的感覺輸入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需要從環境中獲取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內臟覺等多種感覺刺激。這些感覺刺激就類似於食物一樣,源源不斷地滋養着我們的大腦,使其能夠維持正常狀態。

一旦這些感覺刺激被剝奪,被中斷或者被限制,比如,成長過程中家長過度包辦代辦限制,那麼孩子就會採取非常規的手段來獲取這些刺激,類似瘋跑、特別好動等等。

感統失調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兩件事 - 天天要聞

全國父母感統密訓營·兒童感統訓練

換句話說,倘若沒有多樣化感覺刺激的持續輸入,大腦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性,可能會出現各種技能的紊亂。但是人類不會允許這種情況持續惡化下去,我們會主動出擊,出去尋找各種感覺刺激,這是生命發展向前的內驅力使然。

只是這種尋求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且無法保證行為的準確性,所以就需要家長通過科學的引導,將無序化為有序,幫助孩子正確彌補缺失的感覺刺激。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因為不了解這一深層原因,在看到這些表現後阻止孩子自我彌補,這樣不僅不會讓情況好轉,反而還剝奪了孩子唯一獲得刺激的機會,導致情況愈加嚴重。

感統失調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兩件事 - 天天要聞

全國父母感統密訓營·兒童感統訓練

此外,也有部分家長在發現兒童感統失調時,盲目抱有「感統失調不是病,沒什麼可擔心的」「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等觀念,放任不管。

在等待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得到兩種結果,如果兒童本身感統失調較輕,加上父母有意識地陪伴和教育,那麼孩子的能力可能會有所改善和提升。但假如兒童感統失調癥狀比較嚴重,父母又未能及時加以干預,那麼這類孩子的情況不僅不會變好,長大後也會更加辛苦!

要知道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是呈現「蓋大樓」的模式,並不會因某一層出現問題而停止,相反,它會帶着問題繼續向上發展。也就是說,下面的基礎扎不穩,上層的樓就蓋不好蓋不高。

感統失調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兩件事 - 天天要聞

圖片:老岳講感統原創

所以,無論哪種情況,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好的結果,並且都需要孩子來承擔。

那麼最好的預防和解決方法,就是為兒童做一次系統測評,及時發現問題,針對改善。因為現今城市化的發展、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家庭帶養方式的改變,導致兒童普遍存在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不足。通過專業的感統測評,我們就可以快速了解現階段兒童能力發展狀態,最快時間做出應對,幫助孩子避免感統失調發生,改善感統失調問題!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最後,我們給出一些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的家庭指導意見,希望家長朋友們認真聆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1.儘可能多地帶孩子走出房間,親近大自然;

2.帶養人不對孩子過度限制、包辦、代替,給予孩子參與實踐的機會;

3.嚴格控制孩子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防止孩子久坐不動;

4.「豐言豐語」,和孩子多說,給孩子提供足量的語言刺激;

5.多帶孩子參與社會實踐,讓孩子見識各色人群,了解世間百態;

6.家庭和睦,父母恩愛,為孩子提供輕鬆舒適的生活氛圍;

7.讓孩子的爸爸也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孩子有很多方面的學習離不開男性角色;

8.允許孩子「搞破壞」(可能在探索)、「犯錯誤」(有錯才有對)......讓孩子在不斷試錯中獲得成長進步;

9.感統訓練不可少,只有豐富的#感統訓練#,才更有助於孩子大腦與身體的互動性發展!

關注老岳,一起科學#育兒#~

-THE END-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 天天要聞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撰文:曉雯寶寶的小肚子鼓鼓的,是不是在"攢肚"?這可是新手爸媽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家長抓狂的話題。你家寶寶幾天沒拉臭臭了?3天?5天?還是更久? 先別急着翻育兒百科或者瘋狂百度!
「孩子被傷,眼角膜破裂」!「筆槍」在校園流行,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孩子被傷,眼角膜破裂」!「筆槍」在校園流行,緊急提醒

「用中性筆組裝狙擊步槍,90%超高仿真度,可發射,在學校就能做。」近一段時間,社交媒體平台上出現了一些教大家製作「筆槍」的視頻,3支普通的中性筆被拆解,重新組裝後,一把迷你「筆槍」便完成了。△視頻來源於津云然而,看似簡單有趣的製作背後,卻有着嚴重的安全隱患。據此前報道,一名10歲男孩自製筆芯彈,射穿自己的...
「公伏凶,母伏爽」,今年的三伏是公伏還是母伏,三伏天氣熱嗎? - 天天要聞

「公伏凶,母伏爽」,今年的三伏是公伏還是母伏,三伏天氣熱嗎?

「公伏凶,母伏爽」,指的是如果三伏天是「公伏」,則天氣會異常炎熱,酷暑難耐;而如果是「母伏」,則相對涼爽舒適。那麼,2025年的三伏天究竟是「公伏」還是「母伏」?今年的三伏天氣是否會特別炎熱?讓我們從傳統曆法、氣象預測以及科學角度來一探究竟,看看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