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關於如何造就王者的思考(1)
成為王者,一是要有清晰的頭腦,二是要有成為王者的志向。
想要孩子成為王者,父母首先要有生當為王者的意識,以及對王者之道的了解。
為人父母者一旦有了王者意識,那麼這種意識就會於潛移默化中,在孩子心中種下成為王者的種子,並在其成長過程中不斷有意識地給予精神上的營養與支撐。
王者之教練,可以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王者(或領導),但必須清楚怎樣才能成為王者,要知道王者應有怎樣的思維、胸襟、氣度與風範。
把握王者之道的根本,仍在於對人生透徹的領悟。
讓一個沒有活明白的人,準確理解王者概念,擁有王者意識,幾乎是不可能的。
培育王者的過程,仍然要依家庭教育基本理,及人的成長與成熟的基本原理及客觀規律,只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王者意識。
家庭、學校、遊樂場等各種場合,都是造就王者觀念的訓練場和演習所。
能讓孩子拿主意的事,就讓孩子拿主意;
能讓孩子主導的事,就讓孩子去主導;
能讓孩子自己處理的事情,家長決不能因為怕他處理不好或耽誤事等理由而代勞。
在這些過程中,父母應在適時適當地給予保護、指導,加以王者意識的影響與引導的同時,盡量淡化自己的存在。
如此,孩子才有可能及時地獨立並成熟,並以王者心態主動、從容地面對生活。
孩子將來是「成龍」,還是「成蟲」,只在父母一念之間,如果父母沒有「成龍」的意識,也絕不可以施加「成蟲」的影響。
有些家長整天擔心孩子這樣危險,那樣危險,然後啥都不讓干,啥都不能做,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怎麼可能「成龍」呢?
人,天生具有渴望「成龍」的天性——有如葵花向陽,每個孩子從小都是很有志向的。
但若被父母「成蟲」的呵護所牢定,那麼這一線希望便將不復存在。
做人的快樂不在於擁有王者之位,而在於有王者之心,行王者之事。這是人類的進化天命所決定的。
一個人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面對家庭,如果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必然有惡果跟進。
管理自己的人生同樣亦是如此。面對人生糊裡糊塗的人,其人生結局必然是一塌糊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