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第一次找我要錢,把我拉到一個很黑的角落裡,讓我面對着牆……問我身上現在有多少錢,我說兩塊五,他說行,當時我就知道我說多了……兩塊應該就行……」
「他們後來越來越不講道理,甚至在欺負我的時候,都不給我一個理由。我有一次被打的時候,他甚至指着我說今天這事啊,跟你沒關係。後來我才知道,我那天被欺負,是因為他們其中一個人失戀了,打我散散心。我第一次因為愛情而受傷……」
徐志勝以脫口秀的形式,在眾人面前自揭傷疤,似乎證明了——那些曾經讓你哭過的事,總有一天你會笑着講出來。
但是這種讓我們難過的經歷,不要也罷,沒有這些經歷,我們的笑容會更燦爛。
徐志勝講的是自己上初中的事,那個時候,他已經能很好地跟父母溝通了,也意識到了自己遇到了校園霸凌,他最終跟媽媽說了這事,他媽媽又找到他的班主任,最後事情得到了妥善了處理。
他呼籲大家——面對校園暴力,不要做孤勇者,應該及時告訴父母或老師。
幼兒園裡的霸凌往往更難發覺
如果孩子連自己被霸凌了都意識不到呢?還怎麼告訴父母或老師呢?
什麼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被霸凌了?
幼兒園的孩子。
幼兒園裡,那些連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都還沒學會的孩子,怎麼能辨別哪些行為是校園霸凌?又怎麼會想到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在學校里受欺負了呢?
別說孩子了,我們很多大人也不知道什麼是校園霸凌,我們最多跟孩子說:「如果在學校有人打你了,一定要告訴我。」
然而校園霸凌不僅僅是被打那麼簡單,還有些隱形的霸凌更可怕,可以無形中摧毀一個孩子的自信心。
要了解幼兒園的隱形霸凌有哪些,建議大家帶孩子看看《學會大聲說「不」反霸凌》繪本。
這套繪本共8冊,8個主題,分別是被嘲笑、被亂摸、被使喚、被造謠、被搶奪、被推搡、被起綽號、被排擠。
8個主題內容,都是校園裡非常常見的「隱形霸凌」。
這套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做到要以下兩點:
第一個,認識什麼是霸凌。孩子只有認識哪些行為是霸凌,知道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才能夠進行準確的判斷,並且在需要求助的時候,向父母、老師進行準確的表達。
第二個,被霸凌後該怎麼辦。很多孩子遇到霸凌後,只會哭泣,不知所措、默默承受。但是這套繪本可以教會孩子在遇到各種霸凌的時候,該如何做,讓霸凌者不再對自己霸凌。
這是一套幼兒園老師也推薦的反霸凌繪本。
如果你家有3-8歲的孩子,請點擊下方鏈接購買,給孩子種下「反霸凌」意識。
通過繪本,我們可以讓孩子了解什麼是校園霸凌,以及如何拒絕被霸凌。
這是學習了理論知識,還有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還得有爸爸媽媽「愛的後盾」。
不論哪種霸凌,都是最怕一個「內心充滿愛和力量」的孩子,孩子愛和力量從哪裡來,從爸爸媽媽那裡來。
下面4句話,就是爸爸媽媽的「愛的後盾」,能給孩子愛和力量,遠離霸凌。
經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幫助孩子遠離霸凌
第一句:這不是你的問題。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是不是我真的這麼差呀?是不是我真的有問題呀?要不他們怎麼總是欺負我呢?
所以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都不要過度去指責他。
我們要告訴孩子,不是他的問題,而是他遇到一個問題需要修正。
如果我們用這種思維方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那麼一旦,他被欺負了,他也會保有自信。不會認為自己是個有問題的人。
第二句,需要幫忙的時候,我隨時在。
被霸凌的孩子,往往不願意把自己被霸凌的經歷告訴父母和老師。
有的是不敢,有的是不信,他不信我們能幫他。
千萬不要在孩子和我們說了什麼事的時候,馬上指責和否定他:「肯定你也有問題呀。是不是你先說別人的呀?一個巴掌它拍不響啊。」這些話說多了,孩子只能選擇閉嘴、陷入無助。
父母應該是那個讓孩子覺得可以相信的人。
相信無論發生任何事,我們都願意幫助和支持他。
第三句,我愛你。
每天晚上睡覺前記得跟孩子說:「晚安!我愛你喲!」
當一個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可愛的、被愛着、被呵護着,他才能堅定一個信念——有人霸凌我,並不是我不夠好,而是那個人有問題,才能勇敢地去反抗。
第四句,你可以說「不」
被霸凌孩子的一味忍讓,不表達,會成為霸凌者不停變本加厲的理由。
千萬不要讓我們的孩子過於懂事聽話,這是缺點,不是優點啊!
不能讓喜歡霸凌別人的人有趁虛而入的機會。
有時候,一句「不可以」,一個堅定的眼神,就可以震懾住那些人。
如果不結合自己的陪伴,那麼繪本不買也罷。
孩子想要的不是冰冷的書,而是有溫度的父母和自己一起讀這些書,畢竟爸爸媽媽的愛是什麼繪本也代替不了的。
唯有腦里有反霸凌知識,心中還有愛的孩子,才不會做校園霸凌的孤勇者,才能遠離校園霸凌。
——END——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關注@澳貝格格,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