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2022年09月26日02:11:22 育兒 1209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因為爸爸不在家,如果爸爸在家,鬼就不敢來了,因為爸爸很厲害,他會保護我們,會把鬼趕走的!」

我聽後拉着她的手,安慰她:「世界上沒有鬼。如果你還害怕的話,就牽着媽媽的手。」

女兒抓緊我的手,繼續我走哪,她跟到哪。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等我們都收拾妥當,講完睡前故事,關燈睡覺的時候,女兒緊緊地抱着我:「媽媽,我怕黑,我怕鬼從窗戶外爬進來。」

我一邊安慰女兒別怕,一別連忙把衣帽間的燈打開,讓那裡的燈光透進來 ,不會影響睡眠,又能緩解女兒的害怕情緒。

女兒還是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我睡不着,我怕鬼從衛生間鑽出來。」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我想起曾看過一個安慰孩子不要害怕鬼的視頻,就現學現用了起來。

我告訴女兒:「衛生間沒有鬼,不信的話,你喊一句:『鬼,你幫我把衛生間的燈打開』。你看衛生間的燈會不會亮起來。」

女兒縮在我懷裡說:「媽媽,你喊。」

我就清了清嗓子喊:「鬼,你幫我把衛生間的燈打開。」

女兒聽我說完,探出頭去看燈有沒有亮起來,等了半響也不見燈亮,就又鑽回我的懷裡,半天沒有動靜。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媽媽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怕「鬼」的往事

我以為女兒這下安心睡著了,誰知正當我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時,她又悠悠地冒出一句:「媽媽,我感覺鬼從床底下鑽出來了。」

我瞬間也被嚇得一激靈,畢竟我也是女的,還沒當媽前,我也是個會害怕各種妖魔鬼怪的弱女子啊。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我抱緊女兒,強裝淡定,腦海里閃過一個畫面:

那是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我爸爸媽媽因為親戚家裡出了點事,都跑去幫忙了,就留我和弟弟兩個人在家。

那時,我大概7歲,我們租住在一幢三層樓的房子里,我們家住三樓。

當天晚上其他租戶也沒有人在家。

好歹有個伴,我和我弟弟一開始都一本正經地在做作業。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吱嘎吱嘎」突然我們一間房間的門發出怪聲,我和我弟嚇得一激靈,我弟說:「不會是有鬼來了吧?」

我帶着驚恐的眼神,腦海里開始循環播放聊齋的故事。

那時候《聊齋》正在熱播,我們曾經跟着小夥伴在夜晚,故意關燈觀看,然後在出現「嗚嗚嗚」聲音的時候,一起擠到門背後,一會用手捂着眼睛不敢看,一會又把手露出一點縫隙偷偷瞄一眼。

真是怕並快樂着!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我被自己腦補的劇情嚇得夠嗆,屏住呼吸,只注意聽那吱嘎門聲,似乎在害怕,又似乎在期待着某個東西從門後出現——像極了看聊齋時的感覺。

過了好一會,聲音停下來了,我順手抓起一本《新華字典》,弟弟端着他的玩具手槍,我們倆一陣亂跑,快速地把三樓所有的燈都打開。

然後又迅速地回到我們的卧室,關上門,並將弟弟的四驅車和我的大象娃娃堵在門口——自欺欺人地認為這些東西能幫助我們嚇走「鬼」。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擺了一會「龍門陣」後,我們開始放鬆了下來,想着等爸爸媽媽回來就好了。

可是他們遲遲不歸,我們也已經困了,想睡覺了。

打算去洗嗽好睡覺,才突然想起公共衛生間在2樓。

3樓到2樓的樓梯是沒有燈的。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想着乾脆不洗嗽了吧,結果弟弟想尿尿了。

這是要被「逼上梁山」了。

最終,我壯了壯膽,踏上了「護送」弟弟去2樓衛生間的「漫漫長路」。

當時,我拿着手電筒和文具盒,弟弟舉着玩具手槍和四驅車,一起叫着「鬼,我不怕你!」殺到了2樓,一頓麻溜地解決尿尿和洗嗽事情後,又狂叫着飛奔回卧室。

驚魂未定的我們,還不忘把手上的可以嚇「鬼」的東西擺回門口。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後來我們就迷迷糊糊睡著了。

一覺醒來後,陽光透過窗戶灑了進來,驅散了黑暗,也驅散了我們昨晚的恐懼。

當我們開門準備下樓洗嗽的時候,發現我們擺放在門口的東西都在,除了弟弟的玩具手槍。

當跟爸爸媽媽確認過他們並沒有拿走過手槍後,我們再次覺得背脊發涼——不會昨晚的「鬼」趁我睡着,把玩具手槍拿走了吧?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最後,劇情反轉。

我們去2樓洗嗽的時候,發現玩具手槍安安靜靜地躺在洗手台上,才想起,昨天去上廁所的時候,弟弟順手放在上面,慌亂中忘記帶回卧室了。

媽媽利用所學,幫助女兒走出怕「鬼」的情緒

回憶到這,我想起去參加家庭教育師培訓課的時候,老師說過的「個體經驗溝通法」,便靈機一動,跟女兒這樣說:

「媽媽像你這麼小的時候,不,比你現在還大2歲的時候,也是很怕『鬼』的。那時候,媽媽和你舅舅都怕『鬼』。」

女兒瞬間好奇起來:「舅舅是男孩子也怕『鬼』嗎?」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我:「對呀,那時候你舅舅可膽小了,畢竟都是小孩子嘛。但是我和你舅舅怕『鬼』的時候,就會拿上自己認為厲害的玩具,擺在房間門口,把『鬼』嚇走。」

女兒接着問:「那爸爸小時候也怕『鬼』嗎?」

我認真地說:「爸爸像你這麼小的時候,也怕『鬼』呢,不僅怕『鬼』還怕蛇。媽媽小時候也怕『鬼』,現在長大了還怕高呢。你還記得我們上次去高空玻璃橋玩,媽媽都害怕得不敢走過去,而你卻敢在上面跑跑跳跳。」

女兒開始「咯咯咯」地笑起來:「媽媽這麼大的人了,還怕高,我這麼小,我都不怕。」

然後我乘勝追擊,跟她分享了幾件我小時候害怕的事情,女兒漸漸放鬆了下來,不一會兒就聽到她均勻的呼吸聲。

上面提到「個體經驗溝通法」,那麼什麼叫個體經驗溝通法呢?

個體經驗溝通法

個體經驗溝通法是指利用個體經驗與孩子進一步溝通,即家長從個體層面來談自己的經驗,把它作為一種可能性分享給孩子。

當然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是需要技巧的。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像女兒害怕「鬼」的事情,如果我直接說:「媽媽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鬼』,所以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的,你不要害怕了。」

這就是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會覺得你沒見過『鬼』,不代表『鬼』不存在啊!

我們不要把自己已經總結了的經驗直接告訴孩子,而是應該把自己曾經經歷的過程跟孩子分享。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一句「媽媽小時候也害怕『鬼』。『』就會瞬間拉近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並沒有說教的痕迹。

當父母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最好是從個體的角度,「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對你不一定適用」而不是「正確的經驗一定是這樣」。

我分享一下我在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課上學來的利用個體經驗溝通話術:

看到你現在的樣子,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小時候。我發現我們真的很像,因為當年的我也像你現在這樣。

我小時候也害怕( ),我曾經( )這樣做過。

孩子說「我怕鬼!」時,利用個體經驗溝通法,幫孩子消化恐懼情緒 - 天天要聞

當然,我們也不要認為跟孩子這樣溝通了一次,就能徹底消除孩子對「鬼」的恐懼,這種害怕的情緒,跟喜怒哀樂一樣,會伴隨着我們一生。

我們只需要懂得如何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並一次次地幫助孩子消化這種情緒就夠了,畢竟,我們自己這麼大的人也會害怕「鬼」不是嗎?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心裏害怕,卻依然努力前行。

——END——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關注@澳貝格格,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連着吃了半個月的「蒸蘋果」脾胃超舒服,臉色紅潤有光澤 - 天天要聞

連着吃了半個月的「蒸蘋果」脾胃超舒服,臉色紅潤有光澤

這個蒸蘋果吃法是村裡老先生教的,有孩子的一定要學會,好處非常多!每年到這個秋冬春季節,家家戶戶的水果都離不開蘋果!秋季蘋果大量上市,這個時候吃起來口感也會更好!但是家裡有孩子老人的,總是擔心蘋果吃起來太涼,影響到孩子的!
難怪郭靖一家註定悲劇,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瞬間懂了 - 天天要聞

難怪郭靖一家註定悲劇,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瞬間懂了

郭靖這個角色對於金庸而言一定是特殊的,他不僅僅只是《射鵰英雄傳》中的主角,也是「射鵰三部曲」的靈魂人物,甚至可以說金庸是憑藉這個角色將武俠小說推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他是借郭靖這個角色讓讀者知道了原來俠之大者也可以不拘泥於武林紛爭,而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
高鐵站里的生命接力:孕婦突發早產,眾人合力搭建「臨時產房」保母子平安 - 天天要聞

高鐵站里的生命接力:孕婦突發早產,眾人合力搭建「臨時產房」保母子平安

「臭小子,把你娘和爹折騰的夠嗆!感謝邵陽高鐵站幾位美女的幫助,感恩老婆,老婆辛苦了!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4月2日,對於邵陽人周禮江來說,必將成為人生中特別難忘的一天,他在朋友圈裡發佈了自己當爸爸的喜訊,也向邵陽高鐵站的幾位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並且表示「過幾天一定要來送錦旗!」原來,周禮江的妻子在邵...
餘生,做個有底線的人! - 天天要聞

餘生,做個有底線的人!

底線,這個詞聽起來簡單,卻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它代表着我們的原則、立場和尊嚴。底線就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是不盲目的善良,也是不無限度的忍讓。底線,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命由天定,運由心生」:真正好命的人,具備這四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命由天定,運由心生」:真正好命的人,具備這四個特質

人的命運,似乎總帶着一絲神秘與不可捉摸。有人相信「人好命,天註定」,然而,命運並非完全由天而定,它更多地取決於我們如何修行與把握。老天賦予的是基礎,而我們通過修身律己所能贏得的,才是真正的運道。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出路,路需人走,情待人
那個被拐賣的孩子,要直面人販 | 面孔 - 天天要聞

那個被拐賣的孩子,要直面人販 | 面孔

大象新聞記者 馮靖雯 陳鄭伊 秦鈺璽18歲的姜甲儒在法庭上直面入室搶走並販賣他的嫌犯。這一刻,他不再是18年前那個無助的嬰兒,他可以主張自己的命運。4月2日上午9:30,山東「入室搶嬰販賣案」在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18年前我無法阻止這一切,18年後我要親手送你們去該去的地方。」姜甲儒稱,想盡自己最大努力讓...
孩子學習困難、肥胖煩惱?放學後也能看專家號,武漢兒童醫院上新「學生夜診」 - 天天要聞

孩子學習困難、肥胖煩惱?放學後也能看專家號,武漢兒童醫院上新「學生夜診」

極目新聞通訊員 官笑涵「不用周末『扎堆』,下班後就能帶娃看病,很方便!」4月1日19時30分,在武漢兒童醫院夜間門診,市民吳女士帶着身患多動症的女兒在康復醫學科順利複查。據了解,該院在原本夜間門診的基礎上,從本周起「上新」康復醫學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等多個專科夜間門診,方便「上班族」帶娃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