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2022年09月25日22:57:32 育兒 1615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作者:搖鈴鐺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周五上午,幼兒園班主任突然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一張照片。


一個肉乎乎的小手上,有個黑黑的洞,正在盥洗台沖洗。


我心微微一驚,難道小咕嚕受傷了?此時內心已經在腦補,肯定是不小心為之吧。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我們要做個通情達理的家長,不要太為難人家了。

於是平復下心情,問了一句:怎麼啦,老師?


沒想到老師的回答,猶如晴天一個霹靂:是我家小咕嚕犯錯了,他把別的小朋友戳傷了……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我立馬慌了。做家長的應該都知道,都不怕自己家孩子在學校挨打,就怕自己家孩子在學校揍別人。


這讓我還怎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原諒人家啊?


我忙不迭問怎麼回事?要不要帶小朋友去醫院看看?


老師說不用,順便解釋,兩個小朋友畫畫的時候坐在一起,小咕嚕拿鉛筆的時候(不小心,他自己說的)戳了他一下。還好不嚴重,沒破皮也沒流血,老師帶到醫務室去幫忙處理了。


也通知了對方家長,他們倒很通情達理,說孩子之間打鬧很正常。


聽到這裡我鬆了一口氣。但心裏也還是不太舒服:


雖然看着是不嚴重,但孩子受傷應該很疼吧,當場肯定嚎啕大哭了,不然老師也不會注意到他受傷了。


只是,小咕嚕為什麼會動手呢?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我心裏清楚,他其實不是第一次了。


從兩歲左右,小咕嚕進入了手欲期。具體表現就是:興奮起來會打別人拍別人,手腳到處亂甩亂踹。


有幾次甚至用頭猛的往後面一撞——


此時我正抱着他,正好重重的撞到我的鼻樑,疼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才能緩過來。


之前我們都不太懂,就覺得他長此以往會有暴力傾向?於是每次挨打了,果斷跟他對打,想讓他也感受下有多痛;後來了解到是嬰幼兒正常的發展規律,就試着溫柔阻止(無效),循循善誘的講道理(還是無效)。


進入2歲半,我們開始嚴厲呵斥和冷處理循環。有時候會奏效,但他一開心起來就又故態復萌,讓我和彥祖非常頭痛。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時間久了,他毛病沒完全改好,反而經常被我們嚇得一愣一愣的,表情可憐巴巴。長輩看了受不了了,旁敲側擊跟我們說他就是興奮高興而已,總吼他罵他也不是個辦法。


於是從3歲開始,我們就採取了感化教育:用溫柔的愛和關懷想讓他放下屠刀,啊不,拳頭,走回正道,成為一個和平友愛不主動揍別人的乖小孩。


畢竟他都上幼兒園了,再興奮錘別人怎麼辦呢。別人家孩子挨打了,人家家長找麻煩過來,我們總不能恬不知恥的回答:


「他是喜歡你家孩子才打他」吧?


使用感化教育以後,眼看着他動手的情況少了一些。想着似乎這個方法有點起色,沒想到又出了這事……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幼兒園老師發來的小咕嚕照片)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聽老師說完全過程,懷着對手臂被戳了個坑的小朋友的愧疚,我提了幾點處理建議。


1、看看孩子情況,需要的話去醫院檢查或賠償都可以。


2、我暫時有事走不開,會打電話拜託外公外婆買點零食作為禮物,下午去接孩子的時候跟對方家長道歉,我和彥祖有機會再給對方家長當面說對不起。


3、晚上回家,我和他爸好好教育小咕嚕,晚上全家人開個會,商量怎麼處理他平時有點帶攻擊性的行為。


班主任人很好,一直安慰我說不要着急,也說她放學會把對方孩子和小咕嚕都留下,跟對方家長和我爸媽都分別溝通,再讓小咕嚕抱一抱對方孩子,好好和解就讓這件事過去。


我跟班主任道謝之後,給我爸媽打電話交代了一下,讓他們把零食準備好,提前一點去幼兒園等着。之後就一邊幹活一邊想着這事。


下午3點左右,我爸媽來跟我說事情解決了:


我們全家倒如臨大敵,沒想到對方家長只來了爸爸。


爸爸看了一下孩子的手說「哎呀沒啥事」,聊了幾句就打算撤退了,死活不願意收零食,來回推辭好幾次,我爸一直往他懷裡塞才收了。


班主任也給我發來視頻,視頻里那小男孩和小咕嚕腦袋一人偏往一邊坐着。畫外音老師說著「你要看着他說對不起呀!」就把手牽過去,給小咕嚕看手臂上的鉛筆傷口。


小男孩噘着嘴,小咕嚕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嘴裏也不知道哼哼唧唧在說什麼,又轉過頭了。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我嘆了口氣,又想到我之前文章里寫過的那句話:


有時候你很想當個體面的大人,但是孩子總是能打破你這種幻想。


畢竟太小的孩子只有弱肉強食、你爭我搶的動物本能,人類社會的「規矩」、「禮貌」和「共情」,都是後來大人教育和成長中習得的。


所以孩子之間搶玩具啊,搶食物啊,不講道理啊,孩子之間打起來啊,在外面吵鬧跑跳啊……別說小咕嚕了,我小時候也一樣,都是靠本能在做。都是大人一遍一遍不停跟我說,不對,不能做,我才慢慢意識到,吵別人,原來別人也會煩,打別人,原來別人也會痛啊。


要想不養出一個「熊孩子」,(當然更不要養出一個太畏畏縮縮的小孩)還是需要大人多引導啊,想做一個及格的家長,我們的路還很長啊。


比起孩子被別人欺負,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 天天要聞


Ps.這件事發生之後,我又去查了查資料,說孩子興奮起來愛打人、平時有攻擊行為,可以採取冷處理+講道理引導,最重要的就是教他,把那種興奮給用正確合理的渠道發泄出去(比如教他拍手,跺腳等),我準備這段時間試試這個方法,後續看看有用沒有。


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如果有同樣的情況也希望跟大家取取經~


作者簡介: 搖鈴鐺,長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書《姑娘,你活的太軟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 天天要聞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電影《梅根2.0》(M3GAN 2.0)發佈全新預告,影片製片人溫子仁,主演維奧萊特·麥格勞,還有30個「梅根」在現身。預告中,機械舞姬梅根伴隨着「插排姐」查普爾·羅恩的《Femininomenon》熱舞登場。《梅根2.0》故事發生在梅根(珍娜·戴維斯 配音)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