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健貝提醒您寶寶營養補充,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2022年07月15日15:16:11 育兒 1205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寶媽們就開始有意識地儘可能的給他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隨着寶寶的一天天長大對營養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長期不恰當的營養補充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小編提醒媽媽們在給寶寶補充營養時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金斯健貝提醒您寶寶營養補充,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雷區一:添加輔食後馬上斷奶

在寶寶滿1歲之前,母乳或配方奶仍是主要營養來源,吸收效率更高。比如鐵質,雖然母乳中的鐵含量少,但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並且吸收率高達75%。而輔食無論如何強化鐵質,吸收率也僅為約4%。所以,在添加輔食的同時,不能減少每天的母乳攝取量更不能斷奶。

雷區二: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

很多媽媽覺得外國小朋友身體比較好,都是喝牛奶的原因。於是,早餐中也為寶寶搭配牛奶。實際上由於地域差異,寶寶早餐沒有穀類食品,如饅頭、麵條、稀飯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還有若寶寶喝完牛奶,最好喝少量水清潔口腔。

雷區三:寶寶營養全靠「湯」

很多家長認為,營養都在湯里,孩子喝湯就行。實則不然,湯只含少量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維生素、礦物質。而且,湯泡飯使食物的消化少了咀嚼。如果食物長期不經充分咀嚼就吞下,孩子會鬧胃病。

雷區四:水果代替蔬菜

許多寶寶不喜歡吃蔬菜,束手無策的媽媽們便會用水果代替蔬菜,其實水果主要是用於填補水份、葡萄糖維生素C,在其中包含的碳酸鹽非常少。而蔬菜中包含的纖維素多,對於腸道蠕動可以發揮不錯的推動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嚴重便秘,而且碳酸鹽成分高,因而,二者是不可以相互之間取代的。

金斯健貝提醒您寶寶營養補充,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在寶寶營養補充的道路上,以上四大雷區媽媽千萬要注意,不要讓您的錯誤補充方法影響到寶寶生長發育,當然,如果媽媽擔心寶寶營養攝取不均衡,可以選擇給寶寶補充金斯健貝多維口服液,保證寶寶營養均衡,幫助寶寶擺脫缺乏某種營養素的困擾。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跟着小嘉帶娃「好City」!暑期研學寶藏點位已整理,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跟着小嘉帶娃「好City」!暑期研學寶藏點位已整理,請收好~

@屏幕前的寶爸寶媽暑假已至神獸們的#出行計劃#安排好了嗎?生活在嘉定,不必捨近求遠家門口特色暑期研學點位已就位游有所樂、研有所悟、學有所獲趕緊帶孩子來打卡,走起~01開啟藝術研學之旅秦古美術館想開啟一場藝術的對話嗎?暑假期間,上海秦古美術館將定期舉辦各類展覽、講座、繪瓷等活動,以二十四節氣為序,專設「詩韻...
泛濫、沒有原則的愛,讓孩子失去了未來 - 天天要聞

泛濫、沒有原則的愛,讓孩子失去了未來

最近,各地「天價補課、低分成績」的新聞在各種媒介上頻傳,讓大家頗有說辭。對於補課,我的觀點是「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必要花錢補課的,尤其是自己不願意補課、處於叛逆期的孩子100%沒有必要」!可能家長覺得不補課,孩子就這樣放棄了嗎?我說這一時期放棄
家裡有三物,子女難出頭:這些東西,很可能毀掉子女的前途 - 天天要聞

家裡有三物,子女難出頭:這些東西,很可能毀掉子女的前途

在許多家庭中,孩子成長的腳步彷彿是父母心中永恆的榮譽勳章,它能讓雙親因自豪而愉悅,甚至可以在他們的晚年生活中提供堅實的依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社交圈子也會因孩子的成就而擴展,成為他們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資本。畢竟,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是許
小學老師讓家長打掃衛生被調崗,別總把家長當成免費「臨時工」 - 天天要聞

小學老師讓家長打掃衛生被調崗,別總把家長當成免費「臨時工」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近日,有家長發視頻稱,遼寧丹東實驗小學新區分校一老師為迎接檢查,在家長群內要求家長放學後到校幫忙打掃衛生。因無人報名惱羞成怒,放話「以後學生成績與我無關」。7月1日,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丹東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校方已與該班級家長進行溝通,對涉事老師批評教育,暫停工作,調離崗位。(...
父母犧牲自我,孩子承受重壓:愛的誤區 - 天天要聞

父母犧牲自我,孩子承受重壓:愛的誤區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互聯網的浪潮中,一位平凡奶奶的日常生活片段意外掀起波瀾。鏡頭下,她滿懷愛意地記錄著為孫子準備餐食的日常,卻在對話間觸及了一個深刻的社會議題。「我忍着酷暑,不開冷氣,只為將飯菜備好。」奶奶的話語中帶着幾分期待,試圖以此勾勒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陽春」 專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 - 天天要聞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陽春」 專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

近日一則「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彈」的消息,讓人口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據多位專家預測,今年出生人口數應該會有一些向上的波動。不少網友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女性職業發展壓力、教育資源緊張等深層次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生育率持續走低。對此,有專家指出,需從多方面着手提振生育信心,生育政策除了要解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