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2021年10月12日21:29:03 育兒 1442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精讀媽:真正愛孩子,就少一點打擊,多一點讚賞,打擊式教育 ,永遠教不出幸福的孩子。

作者:水京雨(爸媽精讀作者)

最近在看綜藝《女兒們的戀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莎旻子,在戀愛中她很愛浪漫,要儀式感,甚至愛得很卑微。

兩人是姐弟戀,但看李莎旻子,完全就像在照顧兒子,想給老樊一個驚喜,李莎旻子又是開車,又是整理行李。

還安排有音樂的餐廳,結果老樊不但不領情,還各種不耐煩,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女朋友難堪。

在節目中李莎旻子更是傷心落淚,感覺男友不夠愛自己,難過到低頭哭了,老樊的反應不是安慰女友,而是想要離開罷錄。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而在近期的節目中,李莎晏子終於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知道很多很多的問題,都是來源於我沒有安全感。」

此時坐着觀察室的李爸爸,心疼地表示:「我們從小給她的,都是打擊性教育,鼓勵得很少很少。」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李爸爸的這段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網友茹果說:「我小時候就是這樣一直被父母打擊長大的,所以我一直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自信。」

網友拒絕說:「我從小就是被我媽打擊過的,只會打擊我,說一些難聽的話。」

一項調查顯示:75.6%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被父母打擊過。

人格的形成總是與家庭脫不開關係的。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寫到: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 想要快速摧毀一個孩子,你就狠狠地打擊他

去年《爸爸去哪兒6》「楊爍打擊式教育方式」很快上了微博熱搜。

網友紛紛表示:心疼楊雨辰。

楊爍在節目里究竟做了什麼引發眾怒呢?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選房子是《爸爸去哪兒》節目組的傳統保留環節,小小的楊雨辰想選擇5號。

被楊爍問及為什麼要選擇5號房的時候,孩子笑着說:「因為5是我的幸運數字」,稚嫩的臉上帶着憧憬與期待。

就在這時,一盆來自父親的冷水迎面而來:「那5是你的幸運數字,不是我的幸運數字,我還想選1號呢。」

發現5號房是最偏遠的房子時,楊氏打擊在路上再次開啟:「你不是5號是你的幸運數字嗎,太棒了。」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好不容易到達了5號房,楊爍在屋頂上再次問小雨辰:「下次你選幾號?」

當小雨辰弱弱地說出1號的時候,楊爍脫口而出:「下次1號在最遠」,狠辣嚴厲的面部表情配上無情地嘲諷話語,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窒息」。

節目中,幾乎到處看到楊爍打擊孩子的場景:衣服沒有整理好,要打擊;走路內八,要打擊;

走路比自己慢,要打擊;疊衣服慢,還要被打擊……

而孩子呢,總是可憐巴巴的樣子,那是永遠不被父親認可,一直在被花樣打擊的委屈!

楊爍不愛兒子嗎?

不是的,他非常愛,或是越愛,越肆無忌憚。他認為,對兒子嚴厲點,他才能成才。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打擊教育,在現實中,很多父母都在犯着楊爍的錯誤,他們把「打擊教育」奉為圭臬,認為這些言語上的刺激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幫助他們成才。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父母的打擊,就像一劑毒藥,摧毀了孩子自信,也斬斷了孩子的潛力。

從我記事起,我的父親就一直打擊我:「你怎麼這麼笨,別人都能學,笨得像頭豬」,這些深深烙印在我的心裏。

長大後我的外表看似堅強,實則內心脆弱,每每做任何事情,只是想讓父親滿意,從而贏得肯定,終其一生都無法解脫。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如果持續打擊孩子,會使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 好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怎麼面對父母的打擊式教育?

有一個高贊是這樣說的:「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地體現出對子女的否定。」

很多父母以為這種打擊式教育是「為了孩子好,怕他驕傲」、「激勵孩子,變得更好」。

父母總是把否定與激勵混在一起,企圖讓孩子憤怒而屈辱地努力着。

對於孩子來說,打擊教育和賞識教育的區別不僅僅是孩子聽了之後的感受,更長遠的影響是在孩子成人之後。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可布森針對1~6年級的小學生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在小學1-6年級中抽取了20%的學生,隨即進行了「預測未來發展」的智力測驗,並告訴老師,這些學生很有發展潛力,要求老師不要告訴學生。

8個月之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智力測試。

結果發現,被期望的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被期望的學生,比其他學生在智力上有了明顯的提高。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這一傾向,在智商中等的學生身上表現得特別突出,而且從老師所作的行為和性格的鑒定中可知,這些被隨即選中的學生表現出更有適應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慾更強。

這是因為老師們對哈佛教授的智力測試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名單上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的,無意間會對這些學生期望提高,這些期望會隨着老師的預期、提問和肢體語言等傳達給學生。

也就是說老師的行為無形中塑造了學生,這就是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望效應

後來,人們在皮格馬利翁的理論上提出了賞識教育。

在《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因為經常遭受到媽媽的打擊,缺乏自信,甚至自卑,拒絕在大家面前表演節目,總是習慣於把自己隱藏在小小的角落裡。

當傅首爾來到之後,她開始賞識徐敬凱,得到誇獎的他加速寫作業的速度,作業得到提升,加強了孩子的信心。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 聰明的父母學會賞識教育

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讚賞,就像植物需要水。」

有調查顯示,很多父母不是不想讚賞孩子,而是不會讚賞孩子。

首先,表述讚賞要具體,要真誠。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聽到的更多的是基於過程的稱讚,他們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輕易地放棄。

孩子的抽象思維不發達,當他們接收到「聽話」這個籠統的詞語,只能模糊地判斷這個詞是「好」還是「壞」。

因此父母在表達自己讚賞的時候,描述一定要具體,比如:「你今天比昨天提前起床,有進步,媽媽真為你高興!我相信你會慢慢做到按時起床的。」

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如果父母只是隨口敷衍「你很棒」,甚至都不看孩子一眼,那必然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父母「真誠地讚賞」才是孩子最樂於相信的。

其次,發掘孩子潛藏的閃光點,激發孩子的潛能。

近日,隨着電影《皮皮魯和魯西西》的熱映,鄭淵潔老師獨特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再次登上熱搜。

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從小就不喜歡學校,更不喜歡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不得不重複大量習題的學習方式,因此他的學習成績很一般。

在過完六年痛苦的小學生活後,鄭淵潔尊重兒子的意願,決定不讓他去上學,而是留在家裡自己教。

在這個過程中,鄭淵潔發現了兒子的創作天賦:

鄭亞旗15歲時,說服鄭淵潔出連環畫版童話,17歲時幫鄭淵潔開個人網站,22歲時說服鄭淵潔創辦《皮皮魯畫冊》,為爸爸的作品搬上熒屏奠定了基礎。

北大教授丁延慶曾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地方,甚至有過人之處,父母不能用單一的尺度來看待孩子,應該善於發現孩子其他方面的優勢,找一個最適合他的路徑來協助他,鼓勵他。」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最後,父母學會當著眾人的面賞識孩子。

朋友馬姐的女兒,成績優異自信活潑,我問她:「你的教育秘籍是什麼?讓我也學一學。」

馬姐笑着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當著孩子的面,對旁人稱讚孩子。

這樣,孩子就會認識到,原來媽媽真的認為我很聽話,所以經常稱讚我;另一方面,孩子在眾人面前有「面子」,體會到了「表現好」的好處,這種成就感 ,就又變成了進步的動力。」

所以,當別人誇讚孩子的時候,請大膽地接受,學着當眾人面前誇一誇孩子。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 願每一個孩子,在未來的日子都過得幸福

美國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說過:

「可以有很多方式,讓孩子喪失自尊心,但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不要過於打擊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學會尊重孩子。」

真正愛孩子,就少一點打擊,多一點讚賞,打擊式教育 ,永遠教不出幸福的孩子。

願每個孩子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在未來的日子幸福成長。

中國式教育的最大失敗: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大都活得很不幸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水京雨,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好消息!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行動 - 天天要聞

好消息!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行動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2025高考已進入倒計時,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正式啟動「暑期摘鏡總動員」,以新技術、全設備和王牌專家團隊助力近視學子圓夢高考,以健康且清晰的視力迎接大學生活。今年的暑期摘鏡總動員,該醫院為高考生、大學生等近視朋友提供「專屬摘鏡政策」,並設置了「高考生綠色就診通道」,通過詳盡的術前檢查...
胎動異常12小時!二一五醫院產科30分鐘「搶」出寶寶! - 天天要聞

胎動異常12小時!二一五醫院產科30分鐘「搶」出寶寶!

當孕28周的媽媽以為寶寶「只是累了」,卻不知一場危機正在子宮內悄然上演——從胎動減慢到緊急剖宮產,從臍帶嚴重扭轉瀕臨壞死到950g早產男嬰重獲新生,一場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極速救援在二一五醫院產科緊急展開……從忽視到搶救的生死24小時「前一晚感覺胎動幾乎消失,想着第二天再說……」剛剛孕滿28周的趙女士,前一天晚上...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 天天要聞

明天農曆四月十七!3樣家常美食記得做,1件暖心事兒,全家齊動手

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農曆的日子總是帶着獨特的韻味,明天就是農曆四月十七了。在民間傳統里,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着緊密的聯繫。雖然不同地方的習俗細節有些不一樣,但核心都圍繞着 "吃三樣,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這些傳統就像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着過去和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特質的孩子,註定是隱藏學霸!現在培養還不晚

接娃放學時,兒子開心的說數學考了98分,其實我也挺開心的,畢竟在我看來,以我們家的智商,有這分數可以了,想當學霸是有難度的。而且,剛聽到其他媽媽說:我家娃上課總走神,寫作業拖拖拉拉,煩死了,估計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還好我心大,她的焦慮感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