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24)丨孩子需要怎樣的媽媽

2021年10月07日22:21:03 育兒 1055

大家好。

為了增加賬號的可讀性,周六、周日、節假日發佈學習筆記。(筆記為摘抄,不代表個人觀點)

1、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

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

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如果說文明只可憑藉一種先進的方法不斷進步,那一定是「學會學習」的方法。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巴菲特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

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查理·芒格

2、篩選別人,改變自己

對別人做篩選,對自己做改變。很多人完全搞反了。

對自己,永遠不做改變;對待周圍的人,永遠抱怨『你怎麼這樣』。

這是痛苦的起點,也是根源。

很多關係,之所以不對,是因為在一開始時,就是錯的。

找戀人,你希望的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對方本就是一個無欲無求的。

在一起後,你拚命地雞對方,為此天天吵架,一地雞毛。

不值得。

不如一開始就奔着積極進取型的去。

交朋友,對方本就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你總是抱怨對方『太愛錢,三觀不正』。

這不是朋友的問題,這是你的問題。

如果你希望朋友是不那麼愛錢,無欲無求的,不如去找從小衣食無憂,不食人間煙火的。

跟同事,你總覺得全公司里,只有自己是拚命三郎,其他同事都是摸魚划水,毫無鬥志。

可能他們追求的就是安穩、舒適、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這也不是同事的錯。

你倒不如直接找一家有拼勁兒的公司,裏面都是積極向上的。

朋友、戀人,同事,所有不是與生俱來的關係,都是這樣的。

在最開始就篩選出那個你喜歡的,而不是選擇一個你不喜歡的,想着過後把他們改變成你喜歡的。

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也不容易。

看到生活積極向上的人,人們總是羨慕。但所有的積極向上都需要對抗人性。

看到衣食無憂的,人們也總是羨慕,但所有的衣食無憂,要麼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要麼都是背後的艱辛。

一切的美好,都標好了價碼。

學習筆記(24)丨孩子需要怎樣的媽媽 - 天天要聞

3、別人不可能給你確定的結論

很多人在尋求別人建議的時候,都想尋求一個確定的結論:你就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就好了。

但做結論有兩個前提信息環境、決策模型

而大多數情況下信息環境是自己私有的,只有自己知道,這就意味着別人在信息環境缺失的情況下,不可能給你確定的結論。

4、凡是可預測的,都是假命

有些人會沮喪於童年經歷或原生家庭。

實際上童年並不是命運。

因為凡是可預測的,都是假命。

真命是什麼,是蓋棺的時候,回顧你的一生,你的曲線,這是你的命。

命的確存在,但是不可預測。

無論你以前經歷過什麼,無論你的童年、原生家庭如何,你都可以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徹底改變你的人生,改變你的軌跡曲線。

思維方式才是命運。

學習筆記(24)丨孩子需要怎樣的媽媽 - 天天要聞

5、孩子需要怎樣的媽媽

(一)孩子需要的媽媽是一個鮮活的人。

孩子需要能感覺到媽媽皮膚和呼吸的溫暖,能夠品味她,看到她。這一點極其重要。

孩子應該能夠全方位地接觸到媽媽生機勃勃的身體。

沒有媽媽鮮活的存在和臨場,再專業的育兒方法也派不上用場。

這和當醫生是一樣的。一個村莊里的全科醫生,最重要的是他要活着和有功能,在村子裏他能被找到。

媽媽的生機活現和生理照顧,為寶寶的早期情緒發展提供了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和情感性環境。

(二)孩子需要媽媽向他一點一滴地介紹這個世界。

通過媽媽的各種手法和技巧,孩子初步接觸到了外部現實和周圍世界。

在媽媽的幫助下,孩子發展出一種信念,這個世界能夠容納和滿足自己的所想所需。

那麼結果就是,孩子對一種鮮活生動的關係充滿了希望。

而這種關係,聯結着孩子的內部現實世界和外部現實世界,也聯結着孩子與生俱來的原始創造力和所有人類共享的大千世界。

(三)孩子需要的是媽媽這個「本人」,而不是需要一個優異的養育工作者。

在媽媽的幫助下,孩子才能漸漸接受:

儘管世界可以提供他所需要的和想要的,以及為此創造出的東西,但這件事不會自動發生,也不是由心情所致或心愿所想而隨時能實現的。

也就是說,媽媽要帶着孩子經歷幻滅的過程,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斷奶。

孩子的情感發展,最初只能建立在與一個人的良好關係之上,理想中,這個人應該是親生媽媽。

誰還能像親生媽媽一樣,對孩子的需要既感同身受,又能提供滿足呢?

——《媽媽的心靈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