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2025年04月04日21:20:29 育兒 2581

很多媽媽問:我沒上過育兒課,也不懂心理學,能不能教好孩子?

其實,能不能「教好」孩子,不在於你會不會講大道理,而在於,你每天能不能「說對話」。

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一:「你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孩子寫作業卡殼了、拼圖拼不出來了、遊戲通關失敗了,第一反應不是問「怎麼辦」,而是直接說:「我不會!」、「我不行!」、「我不做了!」。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常常會忍不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

其實,這不是孩子笨,也不是他懶,而是他的「思維肌肉」還沒練起來。

很多父母會忍不住上去幫他搞定,甚至直接說出答案。

可是,這種「你不會我來幫你」,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越來越不敢自己動腦。

而一句「你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就像一隻溫柔又堅定的手,把他從「放棄」里拉出來。

「你再想想」這五個字,其實是在告訴孩子:

●我相信你還有潛力沒用完;

●你不需要立刻有答案,只要願意再動一下腦筋,就值得被鼓勵;

●放棄不是唯一的出路,嘗試才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當我們願意做孩子思考路上的陪跑員,他才有機會長出屬於自己的判斷力、創造力和韌性。

你會發現,慢慢地,他真的會說:「那我換個方法試試。」

他不再等着你救場,而是學會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有遠見的父母,不急着喂答案,而是教孩子:別怕難,腦子是越用越靈的。

這不就是未來真正的「能幹大事」的底氣嗎?

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二:「沒事,失敗了也沒關係,起碼你試過!」

我見過很多媽媽,在孩子失敗後第一反應是:

「你怎麼沒考好?」

「是不是沒認真準備?」

「我不是提醒你了嗎?」

我們是着急的,是心疼的。可在孩子心裏,這些話聽上去,就是——「你不夠好」、「你不聽我話」。

朋友女兒三年級第一次參加朗讀比賽,緊張得忘詞,跑下台後,眼淚啪啦啪啦流。

老師都還沒說什麼,她就不停說:「我太丟人了,別人都記住了,我失敗了。」

朋友抱着她說:「沒事,失敗了也沒關係,起碼你試過。」

女兒哭了一會,自己擦乾眼淚說:「我下次還要參加,一定要比這次做得好!」

朋友說的這句話,很簡單,但背後藏着幾層深意:

✔你的勇氣被我看見,比結果更重要;

✔失敗不是終點,而是過程的一部分;

✔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成功,而是因為你努力去做了。

失敗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只在孩子贏了才誇他,孩子就只敢贏,不敢輸。

可是能幹大事的人,從來都不是從不失敗的人,而是敢試、敢錯、敢站起來的人。

「沒事,失敗了也沒關係,起碼你試過!」這句話,是在給孩子心理免疫力——一種在風裡雨里照樣敢走下去的勇氣。

別怕孩子哭,怕的是他不敢再站上台;

別怕孩子輸,怕的是他以後連開始都不敢。

一句「你試過就很棒」,說出口那一刻,可能改變的,是他一生面對失敗的姿態。

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三:「你說得對,我們來一起看看,還能怎麼做得更好」

一位寶媽分享說,有一次,我忙着趕工作進度,兒子突然跑過來說:「你總讓我寫作業、寫作業,我都沒時間玩了!」

她正煩着,差點吼回去:「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你還想怎麼玩?!」

但她忍住了,深吸一口氣,說:「你說得對,最近確實作業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能不能安排得更合理點?」

他愣了一下,然後笑了:「真的嗎?我們一起想辦法?」

寶媽說,在與孩子溝通時,只要我們稍微換一種方式回應,孩子就會從「情緒對抗」變成了「合作思考」。

不得不說,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智慧,她的這句口頭禪,魔力在於:

●沒有否定孩子,而是在承認他的感受;

●不是單方面命令,而是在平等地解決問題;

●父母不做評判者,而做合伙人。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講理,而是我們沒給他說理的空間。

父母常說3句「口頭禪」,孩子將來能「干大事」,說一句都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你說得對,我們來一起看看,還能怎麼做得更好」這句話,就是在悄悄幫孩子搭建一種溝通模型——表達 → 被傾聽 → 共建解決方案。

說實話,這種溝通模式,比「你聽我的」更花時間。

但它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見、也更有邊界感。

長大後,他不會什麼都要「贏」,但他懂得怎麼去「談」,怎麼去「協作」,怎麼「帶人一起往前走」。

這不就是未來做領導、做決策、做創造的底氣嗎?

教育,從來不是拼娃,更不是拼父母的學歷,而是拼父母有沒有「會說話的智慧」。

一句口頭禪,也許只是日常的一句話,但在孩子心裏,就是一束光、一面鏡子、一把鑰匙。

你說的話,終將成為孩子的世界觀。你種下怎樣的語言,他就會長出怎樣的人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 天天要聞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那個被羊水嗆到的小女孩,再搶救了22天後還是不幸地離開了,老袁聽到這個消息,心率瞬間飆升,沒過多久就暈倒在重症室門口。等老袁醒來,天已經黑了,顧不上說半句話的她急忙衝到了重症門口。「乖孫兒,不怕昂,咱們是幸運的娃娃」,老袁在門外低聲祈禱,門裡的孫子與那個離世的小姑娘一樣,同樣是被羊水嗆到,目前孫子還在...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