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2021年09月10日20:13:05 育兒 1597

孩子的爸爸似乎陷入了有點「瘋狂的狀態」,不斷給孩子入手積木拼裝玩具」:挖掘機、翼龍、坦克、陀螺……。

可在這之前,我們家裡孩子的物品已經夠多了,待我列出我們這小90平房子中屬於孩子的東西,包括電子鋼琴、乒乓球、網球、羽毛球、兒童單車2台、滑板車3台、樂高積木玩具無數,連顯微鏡都入手了。

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此外,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小玩具集裝在一個大箱子里。

這還沒完,還有動植物活物:鸚鵡2隻、青蛙三隻、烏龜兩隻、金魚兩條,花花草草好幾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屋子三分之一地方,以及整個陽台就光放這些東西了……

問題是,很多東西是孩子爸爸在名義上是給孩子買回來的。但買回來後孩子並不愛玩,甚至還不會玩,倒是孩子爸爸自己不亦樂乎在那兒擺弄,說是自己小時候沒機會玩,很多時候硬是招呼孩子過去玩,但孩子並不感興趣。

我不否認,孩子爸爸買這些東西時,我也不反對。畢竟在培養孩子方面,我們還是很同頻的。但一聯繫到曾經在網上看過的「童年報復性補償消費」話題,突然腦子一激靈,莫非孩子他爸也陷入了這樣的怪圈?

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前陣子有人在網上發起過「長大後那些童年報復性補償」的話題,曾引發8400多萬人關注和閱讀。很多人表示自己成年後,都曾有過「童年報復性補償消費」的行為,這些報復性消費行為涉及的對象,主要是玩具、零食以及一些自己小時候求而不得的物品,比如可能是一雙球鞋、一張CD、一種貼紙等等。

比如我家孩子爸爸就坦言,他之所以入手了這麼多複雜的大童版或成人版樂高玩具,甚至有幾千片拼裝碎片的,其實他自己就很喜歡玩。倒是4歲的女兒根本就不會拼裝,不會玩。
剛買回來之後,寶爸一個人挑燈夜戰,把幾千片的碎片一個個組裝好,第二天興高采烈引導女兒來玩,無奈女兒對這個興趣並不大。

這些大部件,如果不是孩子爸爸自己偶爾去「擺弄一下」,沒過幾天,就逃不過擺在角落裡落灰的命運。可見「童年報復性消費」,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大人在為「過度補償童年的心理」而埋單。

「童年報復性補償消費」不僅浪費錢,還會買回一些並不必要的東西,甚至還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壞的榜樣,不必要的東西,買回來又隨意擱置,長期以往,極可能讓孩子養成無節制隨性消費的壞習慣。

顯然,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並減少不良的消費習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警惕並減少「童年報復性補償消費」。

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分清是孩子的需求還是自己的需求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特別容易不自覺假借孩子需要的名義,來購買一些必要或非必要的物品,以此來減輕負罪感。

比如開頭說到我家寶爸,每當自己買了太多並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時,他總是嘴硬說是孩子需要,但事實證明,他買回來很多玩具,明明就是先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嘛。
所以,我們說幫孩子買東西時,需要理性分清到底是孩子的真實需求還是家長自己童年時期被壓抑的需求?

當我們看到某些東西想幫孩子購買,要先問問孩子是不是喜歡或需要,買這些東西有沒有必要?

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自己先入為主,先按照自己的判斷認為孩子喜歡什麼東西,就直接先幫孩子買回來。這樣,就可以很好避免因過分補償心理而引發的報復性補償消費了。

這樣做,也不會事與願違,買回來的東西,孩子並不喜歡,我們不是將它束之高閣,就是送人,錢也白花了。

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引導孩子理性購物

相對於我們這些時不時需要忍受匱乏感的「8090後父母」來說,我們的孩子有相對好的物質條件,他們需要的東西,太容易得到滿足。

到底家長們多久會給孩子買一次玩具呢?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據相關數據統計,34.21%的家長表示孩子喜歡就買,30.99%的家長表示會每30天買一次,較少家長會半年至一年買一次,總體來說購買頻繁。

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有很多屬於自己的物品和玩具,比如,之前在某綜藝節目中,明星霍思燕的兒子嗯哼家裡的玩具,都是一筐筐裝着的,因為玩具比較多,後來霍思燕甚至還鼓勵兒子把自己不太喜歡的玩具捐出去。

而就算現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家裡玩具也應有盡有,比如我隔壁家獨生兒子的父母,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是普通工人,孩子家裡的玩具卻也是一箱一箱地裝着。
孩子的媽媽並沒有給孩子設立什麼規矩,平時都是孩子想要什麼,他們就盡量滿足,甚至創造條件也要滿足。

其實,一味無條件滿足孩子,並不一定是好事,李枚瑾教授曾建議家長,要適當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注意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讓孩子有更強抵禦誘惑的能力,以及更強的抗挫力。

所以,當孩子想讓你幫他買東西時,不要一味不加選擇全部幫他買,而是要逐漸引導他有所挑選,有所抉擇。在遵循安全的原則以及尊重孩子意願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多種玩法有助於開發孩子智力的物品或玩具。這樣,家長也能減少自己被裹挾的幾率。


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理性看待自己童年的「缺失」

有句話曾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我們現在這代父母很多都是八零九零後,很多人小時候父母的家境並不是太好,那時候的物質條件也沒有這麼豐盛,很多東西家長捨不得幫自己買,太多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時間長了,心底就會產生強烈的「匱乏感」,甚至成為自己一生的渴望,所以當我們自己成年之後,有能力了,想自己購來滿足自己。

當然了,如果數量和次數合理,在自己家庭可接受的範圍內,也無可厚非。
但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也要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理性看待自己童年的「缺失」,理性分析是否還有必要額外花錢去滿足自己遙遠童年的慾望。

對此,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當自己看到一些小時候想買的東西時,不要立刻購買,不妨先放一段時間,冷靜一下,把錢拿去買更需要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再來看看,多看幾次後說不定就不想買了,這有利於有效減少「童年報復性消費」。

當然了,每個人的心底都住着一個「曾經」的小孩,世間萬事無法完美,我們的童年也一樣,但慶幸的是,我們還具備成年人的理性大腦,我們還可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完善自己,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和更棒的父母。

我是孩子玩具堆成山?還是忍不住想買?家長別陷入童年報復性消費怪圈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端午節,送給朋友圈的所有人!(經典) - 天天要聞

端午節,送給朋友圈的所有人!(經典)

五月五,是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互送安康表祝福。我要把,最誠摯的問候送給,我最寶貴的朋友圈。願朋友圈的所有人:端午安康,平安喜樂。我的朋友圈,雖然我們不常聯繫,雖然我們不常見面,當並不意味,你在我這裡不重要,只要我們在一個朋友圈,你就永遠都是我,最為要緊的朋友
端午節,最好的祝福送給所有人! - 天天要聞

端午節,最好的祝福送給所有人!

五月初五是端午,輕聲問候送祝福。祝優秀的你們,生活紅如棗,祝善良的你們,感情甜如蜜,祝辛苦的你們,一生有福氣!端午端午,送上祝福,祝你們安康,遠離疾病,祝你們無憂,快樂倍增。送你們一顆健康粽,身強體壯不生病。送你們一顆幸運粽,事業紅火攀高峰。送你們一顆如意粽,
用「出爾反爾」的方式重新養育自己 | 對話張春 - 天天要聞

用「出爾反爾」的方式重新養育自己 | 對話張春

從各種角度而言,張春都是重新將自己養育過一遍的人。甚至可以說,「養得還不錯」。2015年前後,在彼時抑鬱症尚未受到普遍關注時,她在互聯網上公開講述自己作為抑鬱症患者的真實感受。這些年間,她不斷尋找新的生活錨點,重建自己和周遭世界的關係,也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時常與他者的內心照面。我們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