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大約四分之三的腦部神經架構是在離開子宮之後,因為環境與經驗的刺激而發展成形的。
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天基因的結構與後天刺激的豐富性總是合作無間的影響着大腦的發展程度。大腦在出生頭五年,發展特別的快速。經過掃描顯示,12個月之前的嬰兒腦部與正常的年輕人類似。3歲之前嬰兒的腦部已經形成大約一千兆個聯結,差不多是成年人的兩倍。先發展起來的腦區是視覺區,也是最先髓鞘化的地方,經過髓鞘化的區域會變得更有效率。所以經過髓鞘化的視覺區在這個時期特別靈敏,我們常看到這個時期的孩子滿地爬,隨時都在尋找他們的樂趣,甚至地上的一個小紙屑,他們也都會撿起來放到嘴巴里品嘗,他們不斷的用眼睛發現新東西、新事物。所以,3到10歲這幾年是兒童社會性、知識性、情緒和生理髮展快速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不斷的用自己的感官系統【探索着】這個世界。這個年齡層的腦部活動量是成年人的兩倍以上。過了這個時期,儘管仍然會有新突觸的形成,但是,腦部對於新技能的掌握和挫折的容忍,再也不會像10歲之前那麼容易了。11歲時腦部開始快速地刪除多餘的聯結,剩下來的迴路功能就更明確了,也更有效率了。腦部有一個原則,就是用進廢退原則,在幼年時期反覆使用過的聯結就會成為永久性的聯結,而那些未曾【使用過】的連結則會被刪,所以,兒童在10歲之前如果能夠多學習一些經驗與技能的話,這將會對孩子的腦細胞連結的【延續性】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