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畢業典禮上與父親打視頻電話的溫暖男孩,轉身在故鄉洪水中揮汗清淤。從珍視親情到守護鄉梓,林進標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續記錄下這個男孩在家鄉救災的身影,並向中國記協「我在現場」欄目來稿,講述報道經歷體會。我在現場丨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6月24日,貴州持續強降雨,洪水漫灌榕江縣...
07月04日
9735
科學
盛夏時節,北京圓明園千畝荷花次第綻放,粉白嫣紅的荷花搖曳於碧波之上,勾勒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美畫卷,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入園打卡。據記者了解,今年圓明園內匯聚了200多個品種的荷花,從粉黛輕染到雪白無瑕,從單瓣舒展到重瓣疊翠,姿態萬千。
07月03日
1956
科學
今年黃河流域已於7月1日正式入汛。為應對汛期,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任務已於6月23日啟動,歷時17天。什麼是調水調沙,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啟動 隨着今年調水調沙開啟,目前黃河下游山東段流量逐漸加大,已出現今年最大流量。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為了恢復這片...
07月03日
7986
科學
2025 年 6 月 6 日,中山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盧鎮波在 2025 科普中國說廣東場「低空啟航 太空互聯」帶來演講《低空經濟與低空飛行器》,分享關於「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07月04日
1946
科學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72年,墨西哥社會科學家聖地亞哥開展了一場荒誕且邪惡的實驗,他在社會上募集6名女性以及4名男性充當實驗對象,讓他們同處一艘船上呆滿100天。
07月04日
1112
科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易穎教授團隊研發的紫外線檢測設備,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過6元錢。受訪者供圖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孫彥欽、李潔)7月4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易穎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
07月04日
1508
科學
「積極發展光熱發電」已寫入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光熱發電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技術,是將在新型電力系統中起到壓艙石作用的支撐技術,將是未來保障光伏、風電規模化發展的最有希望的規模化儲能發電技術。
07月04日
1908
科學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07月04日
6341
科學
由中外多家科研單位專業人員組成的雲南甘棠箐遺址發掘研究團隊,最新通過綜合性、多學科、跨平台的合作研究,取得一項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發現該遺址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為30萬年前的木器,也是目前東亞地區最早的木器。
07月04日
1483
科學
這幾天,「日本一地10天800次地震」的消息登上熱搜,疊加「7.5日本大地震預言」,引發公眾恐慌。兩者純屬巧合,還是「預言」成真?文匯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原上海地震局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風險管理研究院研究員尹京苑。
07月04日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