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
04月04日
2271
歷史
方以智站在南京城牆上,望着遠處戰火蔓延的天際線。這位曾經的明朝大臣此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剃髮為僧,隱姓埋名。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風暴即將來臨,這位學貫中西的思想家選擇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選擇,讓他避過了殺身之禍,卻也幾乎讓後世遺忘
04月04日
1287
歷史
文|史遷今若在編輯|史遷今若在在許多人印象當中,我國古代絕大多數朝代一直奉行的都是一夫多妻制度,直到1950年,我國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這種制度才徹底地廢除。
04月04日
1769
歷史
這名字一聽就特別,再加上那些神秘兮兮的傳說,可把人的好奇心勾得足足的,就像小貓爪子在心裏撓啊撓,特想把它那神秘外衣扒開看個透徹。
04月04日
1157
歷史
深夜的臨汾城牆下,徐向前將軍的煙頭在黑暗中明滅。眼前的攻城部隊疲憊不堪,炮彈已用到最後一發,敵人的增援卻仍在逼近。這位儒雅的將領卻笑了:「今天打不下,明天還打,打到閻錫山退場為止。」這番話傳回南京,讓白崇禧直搖頭:「敵軍瘋了,臨汾比石頭還硬
04月04日
1187
歷史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攝影記者 劉中燦清明節前夕,在青山環抱的紅軍墓前,一位頭髮斑白的退伍軍人正專註地為墓碑描紅,他手持毛筆,飽蘸紅色顏料,一筆一划,緩慢而有力地描摹着。這位退伍軍人名叫舒在則,今年72歲,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壢上村六組村民。20年來,他風雨無阻,義務守護着獅子山上的紅軍墓。4月4日清明節...
04月04日
7180
歷史
清明到來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連日來,在蘭各大高校紛紛以各種形式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教育引導青年學子傳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西北師大 ....
04月04日
6920
歷史
今年是《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周年。這部法律給「台獨」分裂勢力戴上了「緊箍咒」,也給外部干涉勢力劃定了「拒止圈」。
04月04日
1265
歷史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04月04日
1530
歷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04月04日
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