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日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胡斯勒圖研究員、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構建了多星組網地表太陽輻射觀測系統。此系統如同「陽光掃描儀」,可精確監測地表太陽輻射變化,將為清潔能源利用、農業估產、氣候變化應對、生命健康等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04月12日
1543
科學
作為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每個言論和行動都備受矚目,特別是他對新量子力學的持續質疑,這引起了學術界廣泛的討論。在20世紀,與相對論齊名的另一個重要理論便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誕生的標誌是1900年普朗克首次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念。
04月12日
1614
科學
科普講座現場。紅網時刻新聞4月11日邵陽訊(通訊員 羅婧)4月10日晚,邵陽市第二中學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盛宴。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鐘秋珍教授蒞臨二中,為學子們帶來了一場題為《美麗的極光和呼嘯的太陽風暴》的科普講座。
04月11日
1861
科學
用代數拓撲的同調群(Homology)分析邏輯系統的結構複雜性。例:命題邏輯的複雜性可通過其「拓撲不變量」(如貝蒂數)量化。這個對於我們用於哲學分析,很重要。拓撲邏輯通過融合空間結構與邏輯推理,實現了以下突破:動態真理觀:真理不再是靜態標籤
04月12日
1942
科學
穩定的生態系統可提供可持續的生態功能和服務,研究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驅動機制尤為迫切和重要。近年來,研究影響穩定性的機制更多關注物種相互作用和物種多樣性,如物種異步性、功能群或優勢物種的動態等。
04月11日
1026
科學
作者簡介張濤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研究員姜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研究員正文Article一、引言21世紀前20年,人類的傳播技術與社會交往取得革命性突破。這是一場建基於「元技術」之上的新傳播革命
04月12日
1503
科學
近日,紫金山實驗室在江蘇南京舉辦的2025全球6G技術和產業生態大會上,首次公開了最新構建的全球首個6G通智感融合外場試驗網。記者在紫金山實驗室的6G概念驗證中心外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用三架不同型號的無人機測試6G網絡的感知能力。紫金山實驗室工作人員 侯華舟:現在屏幕上顯示的就是剛剛起飛的三架無人機的實時軌跡,...
04月12日
3966
科學
IT之家 4 月 12 日消息,2025 全球 6G 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IT之家註:原全球 6G 技術大會)於 4 月 10 日至 12 日在江蘇南京舉行,集中展示了我國 20 多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 6G 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發進展與場景。據央視報道,紫金山實驗室在此次大會上首次公開了最新構建的全球首個 6G 通智感融合外場試驗網。該設施圍...
04月12日
9925
科學
整理 | 周舒義、平生月球背面月幔更「干」4月9日發表於《自然》(Nature)的一項研究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首次揭示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於2微克/克,為探討月幔水的時空演化提供了關鍵約束。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源、岩漿活動、
04月12日
1066
科學
「上午穀雨冷颼颼,下午穀雨熱死牛」,這句膾炙人口的農諺,不僅蘊含著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也寄託了他們對農作物生長條件的樸素期望。在探討這句農諺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關鍵問題:今年的穀雨究竟在何時?一、今年穀雨在什麼時候?
04月13日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