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當身體發出疼痛預警,上腹部的不適感往往最易被忽視或者簡單歸因為「吃撐了」「胃着涼」。但這片介於胸腔與肚臍之間的區域,分佈着胃、肝、膽、胰腺等核心臟器,任一器官的異常都可能以疼痛形式「報警」。 ....
07月10日
3544
健康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07月09日
1475
健康
人難免會生個病吃個葯,很多疾病的患者,甚至需要每天定時服藥控制病情。通常對於口服藥物,醫生或藥劑師都會叮囑患者用水送服,很多藥品的說明書中也建議用水送服藥物。但具體到喝葯的真實場景,如果身邊沒有白開水,可否用茶水代替服藥呢?今天來詳細聊聊。
07月10日
1844
健康
高溫天氣,謹防中暑。體溫正常或略微升高,主要表現為大汗淋漓、四肢無力、口渴、頭暈、頭痛等。在先兆中暑癥狀基礎上繼續加重,體溫上升,並出現皮膚灼熱、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
07月10日
1018
健康
封面新聞記者 戴雲 近日,河南信陽一名37歲快遞員堅持在高溫天氣送快遞,不幸突發熱射病,經搶救無效逝世。 隨着近期多地持續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黃色預警頻發。據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
07月10日
8933
健康
「晚上起夜4趟,剛睡着就被尿憋醒,折騰到天亮,白天頭暈腦脹像踩棉花。」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共同煩惱。但你可能想不到,解決這事兒的關鍵,或許藏在一味叫「右歸丸」的中成藥里。 起夜多,問題可能在「腎陽」 為啥年紀大了總起夜?中醫說,這多是腎陽不足
07月09日
1956
健康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07月09日
9695
健康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07月10日
1025
健康
「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術後變計算小能手」「阿爾茨海默病可以手術治療了」……去年以來,關於阿爾茨海默病可用「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治療的新聞屢屢在社交媒體引起關注。
07月10日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