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在網友印象中,忘年戀大多都是男方貪圖女方的年輕和俏麗容顏,而比男方動輒年輕十幾乃至幾十歲的小佳人,則因對方經濟優渥而以芳心相許。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比港星李隆基年輕36歲的王青霞,卻並非出於貪財目的,畢竟學歷不低、飛機工程師出身的她,也算是
07月08日
1721
歷史
一、「六億清史」背後的故事:一場國家級的學術豪賭2003年,一項號稱「新中國史學最大工程」的項目悄然啟動。這就是清史纂修工程。目標宏偉:全面、系統地編寫一部權威的《清史》,填補「二十四史」之後的空白。
07月08日
1288
歷史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07月08日
9287
歷史
魯迅是誰咱就不多說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大佬,寫文章那叫一個犀利,思想深得一批。不過今天咱不聊他的作品,聊點接地氣的——他平時都吃啥。許廣平,魯迅的老婆,曾經整理過一份魯迅的日常菜單,拿出來一看,大家都驚了:這日子過得也太講究了吧!今天咱就扒一
07月08日
1558
歷史
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劉勁,青年導演藝兮聯合執導的電影《天寶》將於7月10日登陸人民院線公映。近日影片在全國各地展開放映活動,帶來好口碑,更獲唐國強、汪海林、饒曙光、馬維乾等業界名家的盛讚。 ....
07月08日
2541
歷史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07月08日
5996
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 | 六六鱗編輯 | 六六鱗《——【·前言·】——》兩千名貴族官員橫屍黃河岸邊,一個部落出身的將領在帝國心臟
07月08日
1716
歷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07月08日
1355
歷史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07月08日
1819
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07月08日
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