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誰是消耗我們的人?誰是滋養我們的人?這個問題是生活的首要問題。」很多人以為付出是美德,卻忘了,無底線的餵養只會讓索取者更貪婪,讓被餵養者更
05月10日
1315
情感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老話常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這話裡頭,似乎藏着一種歲月的智慧,也隱隱透着點人生階段轉換的意味。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精力用不完,世界那麼大,哪裡都想去闖闖,什麼熱鬧都想去湊湊。好像只有不斷地向外探索,參
05月11日
1350
情感
"侄子,姑姑我準備結婚了。"我把這句話像一顆炸彈般扔出,看着侄子臉上的笑容凝固。那是一九九七年的春天,東北的風還帶着刺骨的寒意。我,陸曉梅,今年四十五歲,單身十七年,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一座建於七十年代的筒子樓,兩室一廳。
05月11日
1000
情感
都說人到晚年吶,老人手裡越有錢,這晚年生活就會過得越好。畢竟有了錢,就有了生活的保障,至少不會餓着凍着,更不會生病了沒錢看病,自己想買什麼了掏不出錢,還有也不用低聲下氣地朝兒女要!然而,老人手裡有錢真的可以過得幸福嗎?答案是不一定的!
05月10日
1873
情感
"媽,這女人是誰?她為什麼要住在我們家?"我十三歲那年,一個寒冷的冬日,母親領回一個陌生女人,我不解地問。"她是你小姨,要在咱家住三個月。"母親臉上的表情我至今記得,複雜中帶着堅定,眼神里卻有一絲我看不懂的憂慮。那是1988年的冬天,我家住
05月11日
1394
情感
親密關係里,偶爾會碰到對方沉默不語的情形。這種無聲帶來的困惑,時常在心頭縈繞。有些人面對沉默,完全不知所措,只能任由關係漸漸冷卻;而有些人卻能夠巧妙化解,讓關係持續升溫。學會應對親密關係中的沉默,是經營感情的關鍵所在。古人云:「事在人為。
05月11日
1266
情感
大皖新聞訊 8歲的女兒依珊在武術課外培訓班訓練時意外受傷導致截癱,池州市民丁女士每日騎電瓶車送女兒到學校,再背着她去衛生間更換尿布,並不時在課間協助康復護理……去年5月,新安晚報、大皖新聞曾以《「有人勸我放棄,做媽的怎麼捨得」》為題報道後,引發很多讀者、網民關注並動容。2025年母親節之際,大皖新聞記者再...
05月11日
7981
情感
在綜藝《再見愛人4》的鏡頭下,李行亮蜷縮在床角哽咽:「我父母出殯時還能談笑風生,我根本不知道正常的親密關係該是什麼樣。
05月10日
1993
情感
"這次期末能考多少分?"三姨扯着嗓子問我,臉上那副急切的表情像是等着看一場好戲。我沒想到會在供銷社門口的小賣部碰見三姨。1987年的夏天熱得出奇,蟬在樹上拼了命地叫着,聲音像是被太陽烤化了一般,又尖又急,彷彿也在替我叫出心中的煩躁。
05月11日
1429
情感
"我可以做鄰居家的搭夥老頭,但不會做任何人的依靠。"話落,我轉身就走,背後傳來她急促的呼吸聲。我叫王德明,今年66歲,退休前是鐵西區國營機械廠的機修師傅。1988年,我與妻子孫桂芳結婚,那時候廠里剛分了樓房,六十多平米的兩居室,在當時算是不
05月11日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