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轉自:央視新聞近日,科研人員首次公布在我國空間站發現的一個微生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天宮尼爾菌(Niallia tiangongensis)」,相關科研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
05月17日
1629
科學
北京的春天很短。這或許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識。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對靠北,立春時節,天氣還異常寒冷,可以說絲毫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判定入春,在氣溫上倒是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依據《氣候季節劃分》,北京的入春時間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時,北京城內已是春暖花開,公園裡的山桃、櫻花、玉蘭等爭相開放,其他的植...
05月16日
5767
科學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17日電(王逸飛 鮑夢妮 楊螢萍)5月17日,記者從浙江省地質院獲悉,當日中國首顆服務地質行業的高光譜遙感小衛星——「浙地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地質一號」發射現場。
05月17日
1843
科學
來自中國的大腦,又一次帶來了突破性進展!一直以來,1納米被認為是傳統硅基芯片的終點,27歲的北大華裔科學家朱佳迪,帶領麻省理工研究團隊,一舉打破「摩爾定律」物理極限,研發出「原子級薄晶體管」將芯片製程推向1納米時代。
05月16日
1235
科學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17日電 (記者 郭佳)「羲和號」衛星、「天問一號」相機、「鵲橋二號」極紫外相機、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等前沿技術成果,17日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向公眾開放參觀。5月17日,長春市民帶孩子參觀長春光機所
05月17日
1645
科學
最近,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在白洋淀觀測到低斑蜻的成蟲種群活動,經上海海洋大學專家鑒定,確定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極度瀕危物種——低斑蜻。有關專家稱:這一發現標誌着白洋淀經過系統性生態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潔指示種生存的
05月16日
1914
科學
瘟疫像風,悄然來,猛然起,走時卻常常留下長長的尾巴。新冠病毒這個「老熟人」,還沒來得及徹底揮別,如今又換上了「新馬甲」,在香港捲土重來。
05月16日
1159
科學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網友xerman拍下的不明飛行物烏魯木齊網友xerman告訴記者,當晚10時56分,他和朋友...
05月17日
8648
科學
本⽂僅在今⽇頭條發佈,請勿轉載很多人常說,人會在死去的那一瞬間失去21克的重量,而這個丟失的重量就是我們身體里那無處安放的靈魂。可是,靈魂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會是21克呢?這一切我們還得從這個男人說起。鄧肯·麥克杜格爾是一位美國醫生。或許大家
05月17日
1007
科學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05月16日
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