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2020!北京工美技術中心加速破局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項目、「京工美作」古法黃金、時下最流行的國潮家電……儘管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以「國禮」聞名於業界的北京工美技術中心還是「借力」打了一個漂亮仗。從年初到現在,技術中心憑藉設計研發蓄力發展,積極拓展新零售模式,探索文創跨界轉型,多項業務加速開動,走出了一條破局之路。

看着源源不斷的訂單和蹭蹭上漲的銷量,北京工美技術中心總經理馮超信心大增,「疫情衝擊之下,雖然國禮項目受影響,但也促使技術中心轉型突破,做強新業務,拓展新渠道,多項業務和去年相比都實現了增長。」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項目設計

在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由北京工美技術中心設計製作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獎章、先進集體獎牌及榮譽證書亮相會場,向英雄致敬。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獎章以《眾志成城》為主題。外圈光芒為如意雲紋,內圈為五星、抗疫戰線各行各業奉獻者等,代表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人字紋和紅綢帶,象徵萬眾一心、順意吉祥。上章的火雷紋、中國結和手握手,象徵全國人民滿腹熱情、團結互助。獎章整體表達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界人士眾志成城、勇往直前、無私奉獻精神的禮讚。

年初,技術中心接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項目設計製作任務。

「想想抗疫一線的勇士們,他們奮不顧身,逆向而行,我們必須要拿出完美的作品向他們致敬。」馮超回憶。

當時正處在疫情最肆虐之時,技術中心設計團隊居家辦公,查資料、畫草圖,時常忙到深夜三四點。高效運轉下,設計團隊一周內完成七套設計方案,初次提報便得到高度評價。此後,團隊認真推敲每一個細節和元素,直至定稿,一共修改完善方案達到了47套。

8月中旬,技術中心接到緊急通知,已確定9月上旬召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要求9月1日前完成全部生產製作,而此時距交付僅剩18天。時間這麼短,這對於獎章製作是不可能實現的。製作一塊獎章需要最少十道工序,工期成為了擺在團隊面前的一大難題。時間重壓下,團隊全員加速跑,鼓足幹勁,通宵奮戰。拳頭大小的獎章製作極其複雜,為使核心人物圖案層次分明,五官神態精緻細膩,團隊反覆推敲試驗,採用專業級首飾加工工藝,浮雕造型由專業人物雕塑師雕刻,先後衝壓兩次。早八點到凌晨三點,生產一枚,檢驗一枚……

終於,4000多套製作精美的獎章及獎牌如期交付,得到了多方一致好評。這也讓技術中心名聲大振,陸續接到了20多項來自全國、各行業的表彰項目訂單,工期已經排到了今年年底。

「表彰項目擴展了定製化業務的服務範圍,也積蓄了更強勁的發展勢能,成為了我們下半年工作的最大亮點。」

「京工美作」線上

試水古法黃金飾品

從去年11月,技術中心首次轉戰線上銷售,打造了「京工美作」品牌,試水古法黃金飾品。

「身為研髮型企業,銷售渠道一直是我們的短板。試營『京工美作』就是為了打破這個僵局。」馮超介紹。

首次嘗試線上銷售也成就了技術中心今年業績的一匹黑馬。在其他業務都受到疫情影響的時候,線上業務一直保持着增長勢頭。從1月份截至目前,銷售額達到了2800多萬,搭建起了完整的線上銷售渠道。

古法黃金這種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制金工藝,經由技術中心傳承創新,融入了現代審美和國禮元素,重新演繹千年工藝傳奇。其中,國禮元素和國禮製作團隊是成就「京工美作」的一大利器。產品不僅由國禮團隊操刀設計,還引入了國禮元素和現代理念,直擊現代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線上直播、明星帶貨等新銷售模式也給技術中心帶來了更大的探索空間。6月18日,技術中心首次嘗試直播銷售,單場銷售額突破了30萬。從那時開始,技術中心開始從幕後走向台前,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與消費者面對面。剛剛過去的11月6號,著名演員王剛聯合「京工美作」首次直播帶貨,取得了品牌宣傳與產品銷售的雙豐收。

今年「京工美作」繼續開疆拓土,將通過線下連鎖的方式,走到消費者的身邊。

推出國風設計商品

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颳起國潮風,各大領域都推出了國風設計的商品。技術中心適時站在了這個風口上。今年年底,技術中心聯手榮事達集團推出的國潮系列小家電將與消費者見面。

近幾年來,技術中心一直致力於文創業務線的發展,其中嘗試過國禮周邊、系列衍生品等。如何更好地融入消費者生活是技術中心始終關心的問題。身為家電行業龍頭,榮事達產品品類全,每年有千萬台小家電進入中國千家萬戶。通過技術中心文創理念賦能榮事達產品,滿足了實用和品質雙重需求,也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疫情平穩以來,技術中心多條業務線如期推進,協同加速「齊步走」:冬奧徽寶項目將重啟、國禮市場化推廣……

「眼下,我們將繼續發力電商直播銷售,拓寬文創產品空間,預計年底將有更多的產品與消費者見面。」經歷了疫情的考驗,馮超對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