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鏈接千城百業、聯繫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是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重要力量。
截至4月11日,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較去年提前18天,顯示快遞行業的發展韌性與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大。物流領域也因此呼喚着更「新」的力量,響應智慧、綠色、低碳的深層變革。
無人快遞車作為這一變革的先鋒,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些「新員工」穿梭於城市的街頭巷尾,不僅提高配送效率,更推動快遞行業轉型升級,在園區物流、快遞運輸、商超履約等領域展現巨大的潛力和價值,繪出智慧城市的新圖景。
工廠里走出「AI畢業生」
「開始測試!」新石器(鹽城)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的自動駕駛綜合測試場上,一批無人車正經歷着獨特的「畢業典禮」。它們靈巧地穿梭於城市道路模擬場景中,精準識別紅綠燈信號、從容通過坡道與隧道、自主完成複雜路況避障……通過這場長達30公里的「終極考核」後,這批無人車正式獲得上崗資格。
「公司目前在產的有X3和X6兩款車型。」新石器(鹽城)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景瑤介紹,這兩款車最常應用於快遞行業,其中X3以3立方米載貨空間和50公里的最高時速精準匹配社區配送場景,而X6憑藉6立方米裝載量及60公里的最高時速,成為城際物流的未來新銳。
作為新石器目前的「當家花旦」,X3的「履歷」十分突出:作為第五代迭代成果,實現技術性能與經濟效益的雙重突破——配置激光雷達和12個攝像頭等多重傳感器,實現360度無死角的環境感知,比上一代性能提高5倍,但成本卻下降30%;同時它能夠連接衛星和5G,據此確定位置並進行路線規劃,使得無人車能在複雜的交通環境中自如行動,為物流等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新石器的無人車裝配車間內,數字化生產場景撲面而來,員工正專註地進行線束安裝、底盤安裝、傳感器標定等生產環節。目前,車間擁有兩條分裝線、一條裝配主線和一條檢測線,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小時即有6輛無人車下線,一個月可交付400台,年產量3000台以上。
截至目前,新石器已成功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拿到路權,在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布置車輛,3500多輛無人車在公開道路上行駛。隨着今年產能的全面釋放,預計將有超過1萬台「智能配送員」在各地陸續上崗,為智慧物流注入新動能。
快遞員有了新「搭檔」
「無人快遞車已到達指定位置,請您儘快取貨……」5月18日10點半,市區寶龍城市廣場菜鳥驛站的站長趙玉超接到了短訊,往外一看,申通的無人快遞車已經穩穩停在了「老地方」。
趙玉超熟練地掏出手機,簡潔清晰的App操作界面一目了然。點擊「取貨」後,車廂門緩緩打開,在旁等待的快遞員立刻開始卸貨。「我們『共事』差不多半年了,現在很有默契。」趙玉超笑着說,這輛車每天從鹽城申通快遞城南公司出發,一趟近10公里的配送任務,30分鐘就能精準抵達網點。
這輛無人車的車廂容量有5立方米,平均每趟可送貨500件,自應用以來,展現了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配送安全性、便於管理和調度等諸多優點。
「每天從總公司到我們這樣的末端網點往返兩次,幫我們節省了不少運能。」說著,趙玉超算了一筆「運輸賬」:以前運輸是通過「員工+車輛」,既有油費還有人工成本。現在使用無人快遞車,一天下來既節約成本,也提升效率。「單量密度大時,我們可以專註現場攬收、打包,由無人車將打包好的包裹傳回站點發出,減少快遞員往返站點的重複勞動。」快遞員小劉說。
正說著,車裡屬於本站的貨物全部卸完了,無人快遞車在快遞員的操作下緩緩啟動,按照規劃的路線前往下一個站點。它在路況複雜的寶龍街區里「見招拆招」,碰到紅燈停下等待,面對突然橫穿馬路的電動車提前平穩剎停……無人快遞車再一次圓滿完成當天任務,正在遛彎的張女士忍不住駐足目送它遠去:「老是能看見它!現在科技真發達,快遞都不用人送了,希望以後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
快遞界迎來「未來天團」
首輛無人駕駛快遞車「驚」現大豐街頭;
無人快遞車成為濱海最靚的「崽」;
阜寧積極推動快遞無人車「上路上崗」;
……
近來,我市多地快遞業「捷報」頻傳,無人快遞車正成為快遞配送的「得力助手」,智能化、綠色化快遞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
我市無人快遞車數量不斷增長,是市場需求與政策導向雙輪驅動的必然結果。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4-2029年中國無人配送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建議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無人配送市場規模將達170億元。鹽城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工信、公安、交通等部門落實《鹽城市低速無人配送車輛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辦法》,加快無人車產業發展,推動典型項目示範應用。未來,配送無人化的趨勢已是必然。
鹽城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片區負責人聶月浩表示,順豐在鹽城現有無人車13輛,6月前計劃增加至30輛。「使用無人快遞車,平均每件快遞配送成本下降35%到40%。我們與新石器簽有長期合作協議,路權審批方面也得到鹽城市郵政管理局全力支持,將部分傳統貨車逐漸替換成無人車,前景十分光明。」
最近,順豐無人快遞車還開展「跑腿」新業務,給鹽城市途達輪胎銷售有限公司從倉庫成功運送一批貨物。「C端運輸主要涉及快遞、外賣、即時零售和閃送。」在聶月浩看來,從B端運輸到C端運輸,難點在於數據的採集和交接,這既是無人配送的挑戰,更是嶄新的市場。
目前,無人快遞車落地還面臨一些問題,如無人快遞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無人快遞車數據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等。這些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共同努力去解決。下一步,我市將不斷加大快遞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在無人車規模化落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車輛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不斷探索,推動無人快遞行業朝着更加規範、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撰稿丨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