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心智時代優質內容為王!如何從0到1搭建高效率的優質內容體系

當下「內容大滲透」時代,品牌之間PK競爭的,不是短期爆款內容、而是長期優質內容——才能激發用戶心智興趣、誰才能不斷提升大單品效率、營銷效率、渠道效率,誰才能真正在做大生意滲透率的同時,進而做大品牌用戶心智滲透率。

今天HBG品牌增長研究院繼續拆解優質內容的底層邏輯。

關於如何搭建高效率的優質內容體系?如何用優質內容提升ROI?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不同階段的企業,如何系統化落地內容策略與工作步驟SOP?將會在HBG品牌創始人私教課6月場《優質內容體系化BCS》當中進行系統解答,同場走進HBG校友企業@章小蕙IP & 玫瑰是玫瑰 進行遊學,立即發送【私教】關鍵給可可(HBG_keke)鎖定名額。


內容沒效果?創始人3大焦慮


在流量紅利見頂、營銷渠道碎片化的當下,品牌面臨的核心問題從「有沒有爆款內容」變成了「內容是否能持續帶來有效增長?」。

越來越多品牌創始人焦慮3大內容問題:

1.內容爆了,但沒有沉澱品牌

2.內容偶爾爆了,但不能複製;

3.內容很花錢,但沒轉化;

當下,優質內容成為每個企業迫在眉睫的工作,畢竟當下重度內容時代——內容不是簡單的營銷戰術而已,而是品牌戰略的核心引擎。

回歸到品牌的第一性原理,品牌本質是長期在用戶心智中「沉澱品牌價值」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優質內容」不是用來簡單做曝光做爆量的,而是用來滲透用戶心智、構建用戶關係、沉澱品牌資產的、並最終促進轉化的。



內容不是種草收割工具,而是增長系統


傳統認知下,「做內容」=「做廣告」「做種草」,是一種用來種草收割的短期執行打法。但體系化的優質內容,不是種草收割的流量工具,而是驅動品牌增長的系統工程。

要深度理解優質內容背後的底層邏輯:

1.脫離內容體系建設的品牌,難免陷入"口號空轉"困境

2.缺乏品牌資產體系支撐的內容,終將淪為"流量泡沫「

3.如果沒有品牌資產體系的基礎,再多內容都可能淪為「流量廢品」;

4.優質內容不僅是傳播媒介,更是用戶心智的構建工程

5.優質內容不僅是流量機,更是品牌資產的沉澱器。

未來幾年,品牌競爭不再是「誰內容做得多」,而是「誰能長期穩定地產出優質內容,並支撐品牌持續增長」。優質內容體系化,正是品牌走向高效率增長的必由之路。

所以每一個企業內部,都要重視內容戰略升級3大維度,這是企業在內容紅海競爭中實現差異化突圍的關鍵所在:

1.內容形態升級:從碎片化流量內容,轉為體系化優質內容

2.內容策略升級:從模仿爆款內容的戰術依賴,轉為系統性優質內容的策略驅動

3.內容價值升級:從簡單粗暴的促銷內容,轉為心智X生意雙滲透的優質內容



優質內容,回歸3大用戶原點問題

所有火爆優質內容的背後,都是要回到品牌和用戶心智的底層邏輯,回歸3個用戶原點問題:

1.用戶為何會參與?

2.用戶為何有興趣?

3.用戶為何關注?

任何火爆內容背後的用戶心智密碼,才是底層邏輯,品牌不能只看錶象,模仿一些具體操作,因為所有的戰術打法操作都容易過時,都容易讓人覺得不新鮮了,會降低人的滿足感和參與感。

只有真真正正的洞察表面現象背後的用戶深層底層邏輯,才能真正為品牌所應用。


優質內容體系化6大核心落地工作

今天企業當中80%工作都是重度內容工作,從創始人到下麵糰隊,每個人日復一日都在不斷的產生內容。內容的量又大,觸點又多,又很容易碎片化,導致內容體系化工作就變得迫在眉睫。

而要達成優質內容的體系化,必須要先解決優質內容的生產和組織問題,需要靠一整套《優質內容體系化》工作落地:

1.內容資產化管理

2.內容體系化共享

3.內容體系化生產

4.內容體系化規劃

5.內容體系化洞察

6.內容體系化策略

只有儘快梳理建立優質內容體系化,才能真正擺脫個人依賴,創始人要特別小心:真正的能力,一定不是建立在個人身上的,而是建立在組織上。內容能力不是靠「一個人寫得好」,不能靠「創意天賦」,而是靠「組織」才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同時,企業應建立跨部門內容協同機制,讓品牌部、內容部、銷售端、客服、渠道部門共建內容素材池、內容中台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