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裝備嚮應急裝備藍海拓展,川潤股份發佈智能綜合防災應急倉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加劇已經是全球共同命題。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近五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前十年增長47%,而我國作為全球自然災害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應急管理部統計顯示,2024年全國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3287億元。

國務院《"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的現代化應急能力體系。在此背景下,超萬億規模的應急產業市場成為企業追逐的新一個「藍海」。

以能源裝備製造和工業服務為主業的川潤股份(002272.sz)正在布局這一賽道。5月13日,該公司發佈全球首款集合應急能源、通信及低空經濟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綜合防災應急倉」產品。據悉,該產品由中國電信、中國傳媒大學與川潤股份聯合推出。

川潤股份表示,該產品集能源保障、智能通信、物資調度、低空經濟服務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打造「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雙效模式,是公司從能源裝備向「智慧應急」領域拓展的重要里程碑。

從具體介紹來看,該「綜合防災應急倉」具有七大創新功能:綠色能源系統集成風光儲一體化技術,4.5kw裝機容量搭配固態電池可在-40℃穩定供電並反哺電網;空天地通信系統融合衛星、5g無人機和短波技術,確保災害中1000公里無中繼通信;低空經濟設施支持無人機日均50架次作業;ai智能預警實現8小時超前預測,準確率提升35%;物聯網物資管理系統降低30%浪費;遠程醫療模塊配備專業團隊和紅外篩查;模塊化設計可針對防汛、防火等場景靈活配置,降低40%建設成本。

川潤股份稱,公司將持續深化與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應急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集成化方向轉型升級。以綜合防災應急倉為起點,公司將持續完善應急資源整合平台建設,致力於打造更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

中國電信應急行業事業部負責人在上述發佈會現場也表示,綜合防災應急倉率先將「低空管理全國一張網」這一突破性技術融入應急倉,為構建中國低空經濟基礎管理設施貢獻了電信智慧。「作為國家信息通信領域的國家隊,中國電信堅持科技賦能應急體系,讓每一座應急倉成為災難中的生命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