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在南海測試「微波武器」,專門針對無人機群

美菲"肩並肩2025"軍演搞了個大動作——美國陸軍首次在印太地區測試高功率微波武器(ifpc-hpm),專治各種無人機蜂群。這套系統能用電磁波"燒毀"無人機電路,單次成本低到幾分錢,擺明了是針對中國在南海和台海的無人機優勢。

值得玩味的是,這次測試選在南海爭議海域附近的三描禮士,時間點還卡在中菲海上對峙頻繁的敏感期,火藥味都快溢出屏幕了。

先說這武器到底狠在哪。傳統防空導彈打無人機就像用大炮打蚊子,一枚導彈幾十萬美金,對面大疆無人機才幾千塊,賬根本算不過來。

而微波武器直接電磁脈衝糊臉,一按開關能放倒一片,特別適合對付中國練就的"蜂群戰術"——去年解放軍秀過1180架無人機編隊,戰時要是黑壓壓一片撲過來,常規防禦根本招架不住。

美軍這次把剛研發的"電子殺器"拉到熱帶環境實測,明顯是要驗證它在潮濕多雨的東南亞能不能穩定發揮,為未來可能的熱衝突做準備。

但技術再牛也得看用在哪。選擇菲律賓當試驗場絕非偶然,這裡既是南海爭端前線,又是美國"第一島鏈"的關鍵缺口。小馬科斯政府這兩年硬剛中國,不僅重啟美軍基地使用權,還拉着美國搞史上最大規模軍演,擺明要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釘子戶"。

中國當然不慣着,海警水炮招呼仁愛礁、黃岩島填海造島,逼得菲律賓不得不抱緊美國大腿。這次美軍趁機塞進微波武器,表面說是"聯合防禦",實則是給菲律賓遞刀,順便在中國家門口測試新裝備的實戰效果——畢竟台海若開戰,美軍最頭疼的就是解放軍火箭軍+無人機群的飽和攻擊。

更深層的博弈在於作戰體系的對抗。負責測試的第1多域特遣隊(1mdtf)是美軍新銳部隊,專攻電子戰、網絡戰和遠程精確打擊的組合拳。他們跑到菲律賓不光試微波武器,還帶着反無人機雷達(fs-lids)和海軍陸戰隊的防空系統搞聯合作戰,明顯在演練"多域作戰"套路——用電磁干擾癱瘓你雷達,用網絡攻擊斷你指揮鏈,最後微波武器點名無人機。

這套路就是衝著破解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體系去的,畢竟解放軍在南海修島礁、擺導彈,為的就是把美軍擋在門外。

對中國來說,這波操作既是威脅也是提醒。威脅在於美軍正在把菲律賓變成前沿技術試驗場,未來可能部署更多定向能武器;提醒則是中國得加速反制手段,比如激光武器或更抗干擾的無人機。

別忘了中國電子戰實力也不弱,去年珠海航展就展出過微波反無人機車,真要拼電磁對抗未必落下風。但問題在於,南海一旦出現美中裝備的電磁對抗,誤判風險會指數級上升——畢竟微波看不見摸不着,誰知道你是在干擾無人機還是癱瘓我雷達?

眼下最尷尬的其實是東盟其他國.....

越南、印尼這些南海聲索國既怕中國一家獨大,又不想被綁上美國戰車,最近集體沉默就是明證。而菲律賓的激進路線就像在走鋼絲:軍事上靠美國撐腰,經濟上卻離不開中國市場和投資。

要是美軍真把微波武器常態化部署,中國反制措施很可能傷及菲律賓經濟,到時候馬尼拉怕是哭都來不及。

這場高科技武器測試背後,是中美在印太的長期戰略對耗。美國要證明"廉價科技"能抵消中國數量優勢,中國則必須確保自家無人機群不被輕易破解。至於菲律賓,現在每配合美軍走一步,未來在中美攤牌時轉圜的餘地就少一分——大國博弈的棋盤上,棋子當久了容易變成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