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的尷尬:特斯拉中國化率超過95%,比一些國產車還高

近日,特斯拉發佈了一個視頻,稱國內銷售的每一輛Model 3和煥新Model Y,其零件中,有超過95%是中國本土化的,也就是說來自於國外的零件,不超過5%。

特斯拉還表示,特斯拉和中國本土的400多家供應鏈夥伴們一起,為國內、亞太和歐洲市場的數百萬用戶打造最棒的產品。

看到這些數字,我估計一些國產車企,是有點尷尬的。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目前國內很多車企,還以為使用國外的配件很厲害,是一件值得吹噓驕傲的事情,反倒是國外的品牌,以使用國產零件為榮了,這一波對比,不覺得尷尬么?

事實上,以前國內很多消費者,確實是有點「崇洋媚外」的,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而國內的產品,肯定不如國外的好。

而既然消費者這麼認為,一些企業當然也只能投其所好,畢竟消費者需要什麼,企業就需要製造什麼,所以不得不採用國外的零件,來顯示自己採用的是最好的元件。

但不曾想到的是,中國製造早就不是曾經了,如今的中國製造,其工藝水準,甚至早就超過了國外的產品。

另外,中國製造還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最優的成本,使用中國製造的元件,反而最具競爭力,偏偏一些企業,對於中國製造的存在偏見、誤解,偏偏要捨近求遠……

就拿智駕芯片來說,目前在國內市場,特別是高階智駕市場,國外芯片佔比超過75%,只在低階智駕上,更多的才使用國產芯片,但事實上,論性能等,國產智駕芯片,真不比國外的差啊,為何大家不用呢,還不是國外芯片更好的想法在作祟。

事實上,大家都清楚,特斯拉當年選擇上海設廠,選擇大力使用中國元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然後特斯拉才能在當年起死回生,迅速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企。

如今國產版的特斯拉,是全球最便宜的,就是因為中國零件佔比高,其高效、低成本,又品質高,這要歸功於上海超級工廠的「中國智造」,更要歸功於這超過95%的中國本土化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