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隨着無線通信與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人們愈發渴望隨時隨地享受穩定的數據通信服務。無線路由器作為無線網絡核心設備,作用關鍵。但當其信號覆蓋不足,如穿過兩堵牆後信號微弱時,可通過無線橋接或中繼模式連接兩個無線路由器,擴展網絡、增強信號。中繼模式和橋接模式雖都能擴展網絡覆蓋,但角色有別,下面為您詳細解析。
何為橋接模式?
橋接,是基於osi網絡模型鏈路層地址,對網絡數據包進行轉發的過程。路由器配置橋接選項後,會處理所有接口的數據幀,並記錄主機位置與接口mac地址,構建橋接表。透明橋接模式下,路由器對主機透明,類似局域網交換機。同一lan內主機通信時,數據幀不會發送到其他接口;若收到未知mac地址的幀,則會擴散到所有接口,同時擴散廣播包,可能佔用帶寬導致網絡擁堵。
無線網絡橋接相比傳統有線網絡連接優勢明顯。架設無需挖溝布線,開通速度快,安裝擴容方便;有線網絡質量隨線路擴展下降,而無線橋接在50公里內影響甚微,通信速率穩定;有線網絡鋪設受地勢限制,無線橋接可靈活定製專網;有線鏈路維護困難,無線橋接只需維護擴頻電台,故障定位與恢復快;無線橋接能快速組建通信鏈路,滿足臨時、應急、抗災通信需求。
不過,無線橋接也有缺點。橋接後信號雖強,但速度會變慢,且多個路由器會增加信號對人體的影響。
何為中繼模式?
中繼,即一邊接收信號,一邊發射自己的無線信號。wifi中繼模式下,無線路由器作為中繼設備,實現信號中繼和放大,延伸無線網絡覆蓋範圍。它以無線網卡客戶身份接入主ap,再以新增虛擬界面為客戶端提供無線接入,能解決信號因距離或障礙物無法遠距離傳輸的問題,且仍提供dhcp及nat功能。
無線中繼器是連接無線路由器和用戶設備的中間設備,能將無線路由器信號轉發給用戶設備。用戶只需在信號覆蓋邊緣部署中繼器並簡單設置,就能擴展無線網絡。但中繼器也有不足,中繼後無線網絡速率會下降,多台設備中繼時無線速率會層層減半。
兩者如何選擇?
網橋和中繼器雖都能擴展網絡覆蓋,但角色不同。中繼器僅中繼wi-fi信號,擴展無線網絡範圍;橋接則用無線信號連接兩個現有網絡,組成更大網絡。中繼模式利用無線路由器間無線連接,增強信號形成新覆蓋區域;無線路由橋接是將無線路由器用作中繼器,並非其主要功能。
從用戶實際使用看,兩者功能基本相同,只是設備不同。使用中繼模式時,網絡ssid號相同;橋接模式下,網絡ssid號不同。此外,兩者在ip地址分配上也有區別,中繼模式下ip地址由中繼設備自己分配,橋接模式下由更高級別路由分配。中繼設備主動接收轉發信號,後面連接設備被動,需上級許可;無線中繼主要用於信號較弱地區,擴展和放大信號。
無線網橋連接採用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無線數據傳輸,用於連接兩個不同位置的小型局域網,實現遠程數據通信,開啟橋接功能時只能點對點通信。無線中繼器轉播無線信號,重新傳輸數據而不修改,有助於避免信號衰減,讓信號短距離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