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263座機場大排名!

2025年3月14日,民航局官方正式發佈了《2024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吞吐量排名》。

每年民航局都會公布上一年度機場旅客吞吐量情況,這是各界高度關注的數據,也是較為敏感的數據,因為很多地方政府、機場對排名、旅客吞吐量還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在整數量級的突破關頭。

今天翼哥就將2024年我國機場(不含港澳台地區)旅客吞吐量情況做個簡要分析,並附相關數據。          

一、排名之爭:多家機場白熱化爭奪

一是雙雄爭霸:浦東機場首次登頂

上海浦東機場以7678.7萬人次登頂,同比激增41%。

廣州白雲機場7636.5萬人次屈居第二,同比增長21%。    

浦東、白雲兩大機場繼2019年之後,雙雙重返 7000萬級行列。

二是虹橋蕭山:爭奪「華東第二」

杭州蕭山(4805萬)以微弱優勢超越上海虹橋(4794萬)。

杭州蕭山機場成為華東第二繁忙機場。

三是昆明西安:西部十強之爭

2024線,重慶江北已跑到了第7名。

昔日都比重慶江北強的昆明長水、西安咸陽兩大機場爭奪機場十強。

最終,長水機場以4717.8萬人次險勝咸陽機場4703萬人次。

四是三大機場:3000萬級之爭

2024年,武漢天河、長沙黃花、南京祿口爭奪尤為激烈,大家都在不同的月份領先過。

最後武漢笑到了最後,但三者之間差距非常之小。

武漢天河3140.6萬人次。

長沙黃花3121.8萬人次。

南京祿口3118.0萬人次。

其他如:

廈門/高崎與烏魯木齊/地窩堡,

哈爾濱/太平與瀋陽/桃仙

天津/濱海與濟南/遙牆

太原/武宿與寧波/櫟社等之間競爭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二、多座機場:實現量級突破    

2024 年,民航市場復蘇強勁,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運輸機場總數達40個,較上年凈增2個。

在不同量級上,均有不少機場實現突破:

6000萬級:

2024年,首都機場吞吐量回升至6736.7萬人次,突破6000萬人次,雖同比增長27.4%,但受大興機場分流影響,距離2019年的億人次級相差甚遠。

深圳寶安機場6148萬人次,實現了突破。

5000萬級:

成都天府機場首次突破,5491萬人次。

4000萬級:

北京大興機場首次突破,4944萬人次。

3000萬級:

武漢天河3140.6萬人次、長沙黃花3121.8萬人次、南京祿口3118萬人次,三大機場實現突破。

其中南京是重返,武漢和長沙則是首次突破。

2000萬級:

貴陽龍洞堡2231.3萬人次、三亞鳳凰2142.6萬人次、天津濱海2006.4萬人次、濟南遙牆2001.2萬人次,四大機場實現突破,其中遙牆是首次突破。

1000萬級:

南昌昌北1126.8萬人次、無錫碩放1050.4萬人次,無錫是首次突破。

100萬級:

對於許多中小機場來說,百萬級的突破則顯得意義非凡。

阜陽、大同雲岡、烏蘭浩特義勒力特、嘉峪關酒泉、荊州沙市、衡陽南嶽、衢州等7座機場在2024年實現了百萬級的突破,也值得可喜可賀。

三、中產擴容,機場「階層」趨向均衡    

如果將機場旅客吞吐量類比家庭收入劃分個等級,是這樣的。

首富:7000萬級

在首都機場從霸主之位跌落之後,廣州白雲機場連續四年登頂,上海浦東機場在2024 年首次奪冠 。

超級富豪:4000-7000萬級

北京首都、深圳寶安、成都天府、北京大興、重慶江北、杭州蕭山、上海虹橋、昆明長水、西安咸陽等9座機場。

基本都是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富豪:2000-4000萬級

成都/雙流、武漢/天河、長沙/黃花、南京/祿口、鄭州/新鄭、廈門/高崎、烏魯木齊/地窩堡、海口/美蘭、青島/膠東、哈爾濱/太平、瀋陽/桃仙、貴陽/龍洞堡、三亞/鳳凰、天津/濱海、濟南/遙牆等15座機場,大部分是區域航空樞紐。

富翁:1000-2000萬級

大連/周水子、長春/龍嘉、蘭州/中川、福州/長樂、太原/武宿、寧波/櫟社、南寧/吳圩、呼和浩特/白塔、珠海/金灣、溫州/龍灣、合肥/新橋、石家莊/正定、南昌/昌北等11座機場。

有新成員不斷加入,它們是區域航空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富人:500-1000萬級

銀川/河東、泉州/晉江、揭陽/潮汕、煙台/蓬萊、麗江/三義、西雙版納/嘎灑、西寧/曹家堡、拉薩/貢嘎、桂林/兩江等9座機場。    

這一等級機場數量與往年相比有一定波動,部分機場通過努力有望向上一量級邁進。

中產:100-500萬級

常州/奔牛、喀什/徠寧、南通/興東、揚州/泰州等58座機場。

江蘇的機場領銜中產階級。

眾多機場在此範圍,隨着我國航空市場的整體發展,它們也在逐步提升自身的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

低收入:50-100萬級

瓊海/博鰲、西昌/青山、南陽/姜營、菏澤/牡丹、吉安/井岡山等34座機場

窮人:10-50萬級

漢中/城固、郴州/北湖、景德鎮/羅家、昌都/邦達、懷化/芷江等78座機場

貧困:10萬級以下

若羌/樓蘭、九寨/黃龍、六盤水/月照、梅州/梅縣、且末/玉都等44座機場

四、中小機場狂飆,邊疆與文旅目的地爆發

除了大型機場的競爭引人注目。

2024年,一些中小機場利用所在城市的特色拉動,也是表現出色。

35家增速超50%:如嘉峪關(160.1%)、吐魯番(143.2%)、大同(49.6%),政策扶持與文旅消費驅動顯著。

邊疆機場異軍突起:和田(34.1%)、庫車龜茲(55.5%)、塔什庫爾干(76.7%)受益於邊疆旅遊與援建航線。

小眾旅遊地爆發:漠河古蓮(78.2%)、昭蘇天馬(465.8%)因生態旅遊熱度躍升。

閬中古城機場因文旅ip效應,同比暴增8113.8%,成為年度現象級案例。

中小機場的「逆襲」映射出中國消費下沉與出行多元化的深層趨勢。

2024年,中國民航運輸機場在吞吐量與格局演變中展現出我國民航業的雙重韌性:

頭部樞紐通過國際化重拾增長,中小機場借區域經濟、城市特色與政策紅利實現跨越。

未來,「國際樞紐+毛細血管網絡」的立體化體系將更趨清晰,而中西部與邊疆機場的持續崛起,或為中國航空業開闢新增長極。

中國民航業,未來更美好!

掃碼獲取2024年中國民航運輸機場吞吐量排名excel。

2024年中國民航運輸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